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原发性小睾丸症,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患儿体内有一条额外的X染色体,影响了睾丸的正常发育。常见核型为47,XXY(占80%),其他尚有48,XXXY;47,XXY/46,XY;47,XXY/46,XX等各种嵌合体。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患儿表型为男性,身材瘦高,皮肤细嫩,须毛少,音调高尖,青春期发育障碍,睾丸小硬,婚后不育。
大多数患者智能正常,但性格内向;少数智能低下和精神异常。
2.辅助检查
(1)血清FSH及LH在青春期增高,但睾酮水平低下。
(2)睾丸活检可见曲精管玻璃样病变。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本病多容易作出诊断,根据患儿症状、化验检查多可明确,但是注意和无睾症、XX男性综合征、家族型性腺功能低下伴女性化乳房征及Kallmann综合征等的区别。
1.无睾症 本病染色体核型为正常的男性型,46XY,内外生殖器表现为男性,但没有男性所必须具备的睾丸,由于不能分泌正常的雄性激素,一直到青春期也没有性成熟的表现,男性第二性征为幼稚型,阴茎非常短小,结婚后常常阳萎,不育。化验室检查性激素显示血中睾酮低,促性腺激素含量高。无法用药物治疗。
2.XX男性综合征 染色体核型异常,为46XX,内外生殖器为男性,至青春期呈现程度稍差的男性副性征,其他各方面表现及激素检查均类似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这种情况治疗也不可能生育。
3.家族型性腺功能低下伴女性化乳房征 即Rosewater综合征,患者在青春期便出现乳房发育,类似无睾症体型,无明显男性副性征,性欲明显低下,阴茎及前列腺均小,睾丸发育接近正常,多数患者不能生育。睾丸活检可见曲细精管中生精细胞发育停滞,间质细胞数目减少,血浆睾酮含量降低,尿雌激素排出量增加,促性腺激素排出量减少。
4.Kallmann综合征 患者主要表现为睾丸发育不全,性成熟障碍,青春期不出现第二性征,睾丸小,阴茎如幼童,同时伴有先天性嗅觉减退或缺失,还可出现其他先天性异常如隐睾、唇裂、腭裂、色盲、神经性耳聋、先天性肾异常等,其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促性腺激素LH和FSH均低下,睾酮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尿中17酮类固醇也减少,精液中无精子或无精液,垂体分泌的其他激素均正常。
【治疗】
1.治疗目的为早期确诊,自幼开始强化教育和训练,促进智能发育和性格形成。
2.患儿年龄11~12岁时,可采用长效睾酮制剂,如庚酸睾酮,开始剂量为每3周肌内注射50mg,每隔6~9个月增加50mg,直至每3周注射200mg(成人剂量)为止。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本病预后较好,通常不影响寿命。
2.药物治疗过程中应经常检测血睾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