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冬春季为多。多见于婴幼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毒为副流感病毒1型或腺病毒,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多为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也可并发于麻疹、百日咳、流感和白喉等急性传染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起病急,症状重。
(2)有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喉鸣、三凹征。
(3)咽部充血,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部、声带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4)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因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阻塞导致症状加重。喉梗阻严重时可因吸气困难而窒息致死。
2.喉梗阻的表现及分度
(1)1度:患者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呼吸音清晰,心率无改变;
(2)2度:患者于安静时亦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增快;
(3)3度: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患者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双眼圆睁,惊恐状,头面部出汗,肺部呼吸音明显降低,心音低钝,心率快;
(4)4度:患者渐显衰竭、昏睡状态,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音低钝,心率不齐。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可有核左移。
(2)血气分析:2度以上喉梗阻均有低氧血症表现并随梗阻程度加重。3~4度喉梗阻可有CO2潴留。血气分析可指导治疗。
(3)病原体检查:咽拭子或喉气管吸出物可做细菌培养,作为调整抗生素的参考。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典型病例根据急性起病、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应考虑到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白喉 多表现有发热、中毒面容、进行性呼吸困难,但症状进展慢,在发生声音嘶哑后2~3d呼吸困难及中毒症状才较明显。一般扁桃体及咽部周围组织可见薄膜样白色渗出物或伪膜,不宜拭去,刮除白膜后易引起出血。若进行直接喉镜检测则鉴别诊断不难。
2.痉挛性喉炎 起病突然,多在夜间发作,白天可缓解,可反复发作2~3夜,或既往有相同病史。无明显全身症状。
3.支气管异物 有异物吸入史,或小儿玩耍或进食时突然发作剧烈呛咳。有3个典型症状:吸气性喉鸣或呼气性喘鸣,气管拍击音,气管撞击感。若异物吸入史不清,或体征不典型,做胸部X线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可予鉴别。
4.急性会厌炎 一般无声音嘶哑及喉鸣。有明显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进展迅速,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即出现严重喉梗阻需气管切开抢救。
【治疗】
1.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保持安静。烦躁不安时,可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禁用吗啡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
(2)保持较高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入的氧气应经湿化。
(3)可用1%~3%麻黄碱、庆大霉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超声物化吸入,有利于黏膜水肿消退,分泌物易于咳出。
2.控制感染 一般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有气急、呼吸困难时,应及时静脉输入足量广谱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等。严重病例可两种抗生素合用。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有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宜早期使用,与抗生素合用。
4.对症治疗
(1)镇静:有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药,异丙嗪有镇静和减轻喉头水肿的作用。氯丙嗪可使喉头肌松弛,加重呼吸困难,不宜使用。
(2)超声雾化吸入:可在雾化液中加入麻黄碱、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加速喉部炎症及水肿的消退,稀释分泌物。
(3)直接喉镜吸痰:Ⅲ度呼吸困难患儿,由于咳嗽反射差,喉部或气管内常有分泌物滞留,可用直接喉镜将痰吸出。
5.气管切开术 经积极处理如仍有严重缺氧征相或有3度以上喉梗阻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6.支持治疗 保证患儿足够液体入量,及时纠正酸中毒。病情严重者可输入新鲜血或血浆。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1.气道梗阻程度 一般喉鸣的音调高低与急性喉梗阻的程度一致。但在呼吸道严重梗阻有呼吸衰竭倾向时喉鸣可以变弱或减轻,此时切不可以为病情好转,应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2.肺部体征 若全肺呼吸音降低,常提示通气受限,气道梗阻。若出现中、细湿啰音,则提示炎症往下蔓延,有可能导致支气管肺炎,需拍摄X线胸片进一步检查确诊。如果胸片出现肺部炎症改变,表明病变进展,应按肺炎进行治疗。
3.病儿状态 注意观察病儿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脉搏、胸壁活动度以及有无吸气三凹征,以便早期发现低氧血症并及时处理。对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发绀明显的病儿要及时监测血氧,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给氧方式和给氧浓度。
4.皮质激素 能抗炎、消除水肿,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及时合理应用皮质激素可减少重症病人气管切开的应用。轻症可口服用药,一般服药6~8次后喉鸣及呼吸困难多可缓解。重症需静脉用药。
5.气管分泌物 气管切开后,应注意气管分泌物的量、黏稠度和颜色的变化,必要时需反复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既药敏试验。密切观察体温情况和肺部体征,警惕继发感染的发生。
6.病情迁延 少数病儿咳嗽加剧,体温持续不退,无明显气道梗阻症状或出现混合性呼吸困难,要详细地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有无炎症蔓延引起支气管肺炎的可能。
7.病情好转 呼吸道梗阻症状于1~2d内缓解,全身症状减轻,表明治疗合理有效,糖皮质激素可逐渐减量至停用。咳嗽症状常持续1周左右才逐渐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