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以婴幼儿最多见。5岁以下占80%~90%。其原因为小儿臼齿未萌出,咀嚼功能差;喉头保护性功能不良;小儿进食时爱哭笑打闹;喜将一些小玩具含于口中。当其哭笑、惊恐而深吸气时,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重症或昏迷患儿,由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偶有将呕吐物、血液、食物、牙齿等呛入气管。临床常见的异物有瓜子、花生米、黄豆、栗子、桔核、玉米粒、图钉、骨片、发卡、小球等。
【诊断依据】
1.吸入异物的病史 此为诊断呼吸道异物的重要依据,需反复询问病史。
2.临床表现 各个病例不同,需视梗阻的部位及性质而定。
(1)气管异物:异物滞留于气管,因刺激呼吸道黏膜及随呼吸而移动,引起剧烈的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甚至青紫。因异物随呼气撞击声门下部,故听诊有气管拍击音,触诊有气管撞击感。
(2)支气管异物:异物进入右侧者居多。异物进入一侧支气管,症状可暂时减轻,仅轻度咳嗽、喘鸣,以后因异物堵塞和并发炎症,发生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患侧肺部叩诊浊音或鼓音,呼吸音减低,有时可闻及位置较固定的干湿性啰音或高调的笛音。
(3)脂酸性异物:可刺激支气管黏膜致支气管炎,取出异物后可闻及细高调的干啰音及中小水泡音,一般术前多不易听到。
3.X线检查 对不透光异物,能直接确定异物的部位、大小或形状。对透光异物,仅能根据呼吸道异物的梗阻情况而确定诊断。在透视下反复观察纵隔、横膈、心脏等器官运动情况,是气道异物X线诊断的重要方法。
(1)气管异物:在透视下可见双侧肺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心脏有反常大小(正常小儿吸气时心影缩小,呼气时心影增大;此类患者呼气时心影横径反而较吸气时缩小,即所谓心脏有反常大小)。
(2)支气管异物:患侧有阻塞性肺气肿者,透视可见患侧肺透亮度高,横膈低平,活动度受限,纵隔向健侧移位,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患侧有阻塞性肺不张者,透视时可见患侧肺透亮度减低,横膈上升,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纵隔向患侧移位,吸气时纵隔向患侧摆动。
4.支气管镜检查 对可疑气道异物者,支气管镜检查有确定诊断和治疗的作用。如检查失败,临床仍可疑时,可隔周复查。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1.病史 吸入异物的病史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1)2岁以内的小儿家长看护较严密,多能明确表述异物吸入史;2岁以上至学龄前小儿活动的自主性大大增加,但此年龄段儿童尚不能完全正确地表述事情的经过,故往往不能采集到准确的病史,需耐心反复询问。
(2)异物进入气道引起剧烈呛咳后,有一症状减轻或缓解期,不应忽视。
2.临床表现 因梗阻的部位及性质不同,各个病例的表现不同。
(1)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的,但若异物较大嵌在气管隆突之上,则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同时呼气有喘鸣音,张口呼吸时可清楚地听到。
(2)出现喘鸣者需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支气管哮喘常有喘息反复发作史,有喘鸣性呼气性呼吸困难,重者有端坐呼吸。经肾上腺素或激素治疗后,症状大都在短时间内即可缓解。此类药物对呼吸道异物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无效。
(3)小异物在支气管停留时间较长时,可引发肺部病变,可表现为反复发热、咳嗽、咳痰。需与支气管炎及肺炎相鉴别。肺炎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及发热等症状,肺部常有干湿啰音,而无明显的单侧呼吸音降低。有时仅凭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无法鉴别,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或先治疗炎症,待炎症控制后再进一步检查。
3.咳嗽 对不明原因咳嗽,或咳嗽严重者,应考虑到有呼吸道异物的可能。
4.X线检查 对呼吸道异物的诊断,一般认为胸透较胸部拍片敏感。
【治疗】
1.直接喉镜 一般可经直接喉镜将气管或部分支气管异物取出。
2.支气管镜 对支气管异物或诊断不清的病例,可应用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
3.气管切开术 因取出异物致喉部损伤可能发生喉水肿时,术后给予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喉梗阻严重者应行气管切开术。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当发现有异物吸入时应立即抢救。因异物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后,自然咳出的机会只有1%~4%。如患儿已出现窒息,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然后再做其他处理。
2.若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可致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肺脓肿等并发症。故应早期诊断,及时取出异物,减轻肺部病变。
3.呼吸道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广泛地向父母及保育员进行宣教。
4.危重及昏迷患儿应加强护理,以防误吸。
(张兆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