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星火”计划的宗旨“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星火”计划80%的开发项目面向乡镇企业。许多国际友人称“星火”计划是“使农民有钱的计划”。
“星火”计划_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二、“星火”计划

(一)“星火”计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率先在农村起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激发了亿万农民劳动致富的热情,使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进入80年代以后,乡镇工业发展迅猛,农业经济空前活跃。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使农民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村普遍产生了对科学的需求和渴望。1985年3月,中国政府在全国实行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为广大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向农村推广科技成果,帮助农村发展经济提供了契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从这个基点出发,顺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其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1986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

(二)“星火”计划的宗旨

“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星火”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星火”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国政府关于大力加强农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的方针,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推动科教兴农。积极促进并实际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一批以科技为先导的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推动乡镇企业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农村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

“星火”计划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早日实现小康,并向更加富裕和文明的现代化农村的目标前进。

(四)“星火”计划的主要内容

支持一大批利用农村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先进适用的技术项目,建立一批科技先导型示范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为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作出示范;开发一批适用于农村、适用于乡镇企业的成套设备并组织批量生产;培养一批农村技术、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村规模经济发展。

(1)“星火”技术密集区。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按照“星火”计划的宗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管理、技术、人才、资金综合集成,生产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的产品结构合理,经济、科技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示范区。星火技术密集区是“星火”计划扩大实施规模和效益,在单项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开发的示范区。

(2)“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依靠科技进步,为科学技术大规模进入农村,与农村经济密切结合发挥先导作用。开发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并能带动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区域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和作用的产业。

(五)“星火”计划的主要成就

(1)依靠科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1995年底,全国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66 736项,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已经完成的星火项目为35 254项,占立项总数的52.9%;“星火”计划总投入为937.6亿元,1995年全国“星火”计划实现产值2 682.7亿元,实现利税473.9亿元,创汇88.9亿美元。

(2)提高了乡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星火”计划80%的开发项目面向乡镇企业。十年来,“星火”计划向全国推荐了500多项星火技术装备,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培育了上百个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星火企业和产业集团,使农村面貌发生了跨越性变化。

(3)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星火”计划通过将科学技术植入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工业项目,引导和带动农村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向资源型产品和产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截止1996年,在全国共建立了127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17个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

(4)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星火培训工作。到1995年末,全国建立了40个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农村技术、管理人才3 680万人次。

(5)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星火”计划通过科技项目的开发,推动农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切身感受到科技就是财富,深得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许多国际友人称“星火”计划是“使农民有钱的计划”。

(6)“星火”计划项目以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赢得社会特别是金融部门的良好的信誉,形成了一种以国家少量资金引导、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资金为主的市场融资机制。至1995年底,用于“星火”计划的银行贷款总额为321.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4.3%。

(六)“星火”计划的主要经验

(1)“星火”计划的实施在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中央与地方结合、政府与农民结合等方面,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道路。

(2)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政府统筹领导和协调。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和服务作用,为企业适应市场、开辟市场创造环境和条件。

(3)“星火”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实体和乡镇企业为载体,追求技术含量,使星火技术和产品在较长时间内占有市场优势,使星火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4)“星火”计划实行以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人才,合理配置资源。

(5)支持、鼓励科技人员、科研单位参与“星火”计划,建立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通过广泛的技术协作,开发“星火”产品和技术。

(6)动员并依靠社会力量推动“星火”计划不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