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补气,生津,身强力壮,肥胖者、高血压病人尽量少用或不用。主要治疗脾胃虚弱、肺气不足、自汗、口渴等症。补气生津,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自汗、慢性病恢复期,年老体弱者。用于治疗便秘、咽喉肿痛、淋巴结核等病症。性味甘淡、微寒,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阴虚发热咳嗽、热病伤津、咽干、口燥等病症。
(1)人参:别名棒槌、孩儿参等。味甘、微温。补气,生津,身强力壮,肥胖者、高血压病人尽量少用或不用。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心悸、肺虚咳嗽、自汗、虚脱等病症。用量5~15g。
(2)党参:别名上党人参、辽参、三叶菜。性味甘平,补气、养血、生津。主要治疗脾胃虚弱、肺气不足、自汗、口渴等症。用量5~15g。
(3)红参:性味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自汗、慢性病恢复期,年老体弱者。用量5~15g。
(4)白参:性味甘平,补气,养阴生津。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自汗、气血不足、口渴等疾病。用量5~15g。
(5)黑参:别名玄参。性味甘苦寒,养阴、生津、泻火、解毒。用于治疗便秘、咽喉肿痛、淋巴结核等病症。用量10~25g。
(6)高丽参:性味甘、微苦,补气生津。主要用于治疗吐血、气虚、心悸、虚脱等疾病。用量5~10g。
(7)西洋参:性味甘平,补气生津。主要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贫血、气虚、糖尿病等疾病。用量0.8~5g。
(8)沙参:别名北沙参。性味甘淡、微寒,润肺止咳、养胃生津。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阴虚发热咳嗽、热病伤津、咽干、口燥等病症。用量5~25g。
(9)丹参:性味苦寒,适血通经。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腹痛、痈肿等病症。用量5~15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