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催眠药

新型催眠药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医药学家研究发现一类新型催眠药,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催眠相关受体,可避免苯二氮类催眠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已用于临床的主要有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由于此类新型催眠药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且临床尚无足够资料来证明可用于儿童、孕妇及乳母等特殊人群,因此不推荐儿童、孕妇及乳母使用。

传统的苯二氮类催眠药如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三唑仑等,患者用药后第二天晨起时往往会感到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医学上称之为催眠药的“宿醉”现象。近年来,医药学家研究发现一类新型催眠药,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催眠相关受体,可避免苯二氮类催眠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已用于临床的主要有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

(1)佐匹克隆(又名忆梦返、依梦返、睡得香等):除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外,尚有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次晨残余作用(如“宿醉”现象)的患者。其作用特点是失眠患者用药后入睡快,睡眠时间延长,醒后较舒适。常规用量为每晚睡前服用7.5mg,老人、肝功能不全者睡前服3.75mg,必要时可增至7.5mg。

(2)唑吡坦(又名恩诺思):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抗惊厥、抗焦虑和肌肉松弛作用较弱。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症或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失眠者用药后入睡快,可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把深睡眠时间调节到生理水平,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醒后感觉良好。常用量为每晚睡前服用10mg,老人及肝功能不全者剂量减半,必要时可增至10mg。

(3)扎来普隆: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惊厥作用,不良反应比苯二氮类少,临床研究表明,扎来普隆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几乎没有第二天的宿醉作用。该药起效快且作用时间短,成瘾性、停药后戒断反应和反跳性失眠均较少,常规用量为每晚睡前30min口服5~10mg,老年人起始剂量为5mg,如有需要可适当增加用量。

由于此类新型催眠药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且临床尚无足够资料来证明可用于儿童、孕妇及乳母等特殊人群,因此不推荐儿童、孕妇及乳母使用。另外,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均可能产生依赖性,建议短期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