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适合运动,有些人则不然。以下人群并不适合参加运动:
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的1型糖尿患者,必须在有效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13.3毫摩/升以下才能从事运动。
有明显的眼底病变如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患者。
糖尿病,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
血压明显升高,大于170/110毫米汞柱者。
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
有明显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
有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者。
尿中有酮体者,禁止运动。
链接:健身导引十一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马雨人老人倡导的健身导引十一法,深得老年人的喜爱。它是以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为特点的一种方法,具有行气活血、强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作用。马老说:练此功后觉得鼻息通利、视力增加、头脑清醒、手脚灵活。现介绍如下:
◆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七伤是慢性久治不愈的病。往后瞧是指转头向后,同时两目随着向肩部瞧看。马老的做法是:起床后,只穿内裤,光上身;冷天穿毛裤,上身披棉袄,敞开不系扣,以便上下活动。用长些的毛巾,卷成条束,手执两端,左右拽拉,使毛巾摩擦臀部下方。此臀部下方当中是尾骶下髎穴,两旁是白环俞和秩边穴,以治腰腿痛。拽拉时口中默念数一至六,足腿不动,腰肩头目转向后瞧。先左后右六次,如此换次顺序每六次向上一移毛巾,直至两腋窝下不能上移为止。如此拽拉摩擦,使局部皮肤舒展,血脉流通,通经接气以发挥治五劳七伤的作用。腋窝下后方已到肝俞穴,胆俞穴位,此时即采取蹲裆骑马式拽拉,可以上到心俞穴,能防范心绞痛和缺血胸闷。最后站起,目向上视天,再下蹲目向下视地,如此由少到多,最多十次为止。可治疗眩晕头痛。
◆背后七颠百病消
颠法是两足前1/4的部分着地,使足部后3/4抬起,即足跟抬起离地,再落地称“颠”。“颠”使腓肠肌绷直,膝部弯曲,臀部后坐力点向下,腰部直竖。头后风府、哑门二穴力点旁向风池穴,头顶百会穴力点向下。太阳经及督脉气血因颠的力点向下,气血亦有向下趋势。五脏六腑的腧穴皆在背部的太阳经脉上,因此自臀部沿太阳经脉过膝窝下至足跟,足跟上下颠动,引气血从周身前后皆向下颠动,能上清头目,降低血压,治头昏痛,增强胃肠蠕动。心脉循环亦得到改善。腿部弹力增加,行动敏捷,不易跌仆。颠要配合揉按下述穴位进行,每揉必颠,颠必口中默数,一至六次为一回,渐加至六回为止,即一周七天之大数。以上谈的是颠法道理,七颠的七数是大概数,不必细究。
◆揉穴周流气与血
揉法即用手指肚回旋地按揉穴位,结合七颠进行。要用力适中,不喜过重。揉此穴位能内达脏腑,外通经脉,使气血元真流通畅达。先揉眉尾即丝竹空穴,鼻上眉头是攒竹穴,眉的中间瞳孔上方为鱼腰穴。揉此三穴统在眉毛部位,可接通手足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脉,治头痛晕眩及目病。再揉迎香穴(在鼻翼两侧挨鼻孔部),揉此穴能使鼻中通气,受阻暂通,因呼吸作用可使耳中作响,称击天鼓。即耳咽管通气内达耳中,使耳膜振动而致。此穴可治鼻嗅失灵,预防感冒、鼻炎。揉太阳穴(在目外角两凹陷处),可接通足阳明的头维穴及足少阳经,治头晕痛并有明目作用。眼睛操即有此穴。两太阳穴两拇指同时揉。揉人中穴,在鼻下唇正中,即水沟穴,属督脉经。揉承浆穴,在下唇外唇红肉际下方属任脉经。揉此二穴可防治项背强硬、晕厥不知人事、少腹痛有包块。揉阳白穴,在眉正中上方1寸,属足少阳经脉,治三叉神经痛。揉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治头痛眩晕。眉冲穴在鼻侧眉头上入发际,为足太阳经穴,揉之治头痛眩晕。此三穴一手三指齐下,即手环指按阳白穴,手中指按眉冲穴,手示指按头维穴。
◆两手攀足、左右开弓
攀足即要求两手同时摸到足背,或全掌按在足背上。年老者不能过度弯腰而手摸不到脚的改为:两手先自两侧上举,至头上两手心相拍作响,再往下回到两胯骨,拍胯骨作响。如此重复四五次,随即顺胯骨、膝、小腿、前胫骨、后腓骨腿肚,前后拍击作响,自上而下拍击,自下往上拍击,使骨质加强迎击力,防止脆弱易断裂及骨质疏松老化。使两腿行动有弹力,不易跌倒。
左右开弓:是两手用力伸开。做法是两手平伸手心相对,向两方用力分开,使两手平伸开向左右与肩平,再到胸前平伸,手心相对,如此反复做四五次,由少至多,最多拍二十四响。此开弓的作用是加强胸部肌肉的伸缩,使臂胸的肌肉皮肤不致萎缩引起皱纹。
◆双手托天理三焦
托天指向上托,如托重物上举,同时两目随托举向上看。练时要两手自两侧、手掌向前向上举托直至头顶上,两目随着上视举到的位置。再回到胸前,两手向前推。再回到左右两侧,两手向左右推。最后两手回到贴身向下推。除两目上视外,余皆为平视。这是一个托天回合。如此回合做四至六次。理三焦:上托可以理上焦,前推和左右推可以理中焦,贴身下推可以理下焦,合起来即是理三焦。这样锻炼使三焦气血流通畅顺,增强内外脏腑的联系。
◆调理脾胃单举手
脾胃为一身营养的来源,故称后天之本。单举手即一手举起上托,目随手上视,半边身体用力,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做法亦如两手托天,不过此是举一边手上托,左右交替换手上托。如此做五六次。
◆两手揉风池穴及头中线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会,在耳后完骨与项大筋凹陷中,疏风治头痛鼻塞。以手揉之能令鼻塞立刻通气,且流清水。揉时用两手大拇指按揉颈大筋两侧凹陷,中指按头骨下缘。同时配合两足跟颠法:口数一至六为一回。头目向正面一回,转头向右后视一回,返回正面一回,转向左后方一回,再向正中前视一回,再转向右后方一回。此合起来六回为一轮。如此颠揉从少到多,最多至十轮。能活头脑中气血,预防中风,可使头脑清醒。
再揉头正中线穴。风府穴与风池穴相平,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哑门穴在风府穴下。揉时先以左手小指按后头骨尖处,则用示指按哑门穴,中指、环指按风府穴。右手示指按百会穴(穴在两耳尖连线,头顶正中),则中指、无名指、小指平开分布于前顶穴、百会穴、上星穴之间。穴位按处不一定准确,但手指皆揉按头项正中线,亦起到刺激这些穴位的作用。同时配合颠法。口数一至六为一回。转头项目视与揉风池穴相同。马老说:因我原有头痛症,自揉按上述穴位后,未再发作。这种做法对脑血管病、脑软化及老年痴呆等皆有防范作用。
◆攥拳怒目增气力
此运动能增加气力,增强两肩臂的活动,兼能按摩心脏,减少心痛即心血管病。练时用干毛巾放于胸部,用两手揉搓。正面用两手掌左右前后搓动乳房部,同时两目平视前方,口数一至六。身向右两目随之,同样搓动,数一至六,回到正中搓动口数一至六。再转向左方同样做,回到正中同样做为一轮。如此从少到多,最多三轮。马老的经验是:本人患过心脏左束支传导阻滞,胸前如有重物压迫,不能出气和说话,坐下出汗,一刻钟即过,过后一切正常。自做此功法后,未曾复发,至今心胸舒适。
◆每日睡前烫头足搓涌泉穴
睡前洗头面,使肥皂洗去一天的尘垢。水温热些,毛巾蘸水先自前额烫起,挨次后移上移,直至烫到后头颈部。烫后即觉头目清醒,有清头目、明目和降血压作用。
烫脚时随加热水,先温后热,使足部烫得发红。随即搓脚心,脚心有人字纹处为涌泉穴,属肾经。先以右脚足趾着盆底,使足跟露在水上,用左足心擦搓右足后跟,起到擦搓左足涌泉穴的作用。这样擦搓一百下,再换擦搓右涌泉穴一百下为一轮。兑热水烫足。如此做三轮共左右三百次即得。此穴治休克、昏厥、高血压、头痛。这种做法能增强心脏的动力,有强心的作用。使得入睡快,觉得周身轻松、潮润。先烫头后烫足使热度上下移动,有交流血脉和调气作用。
◆单揉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揉时使右手掌立起,以掌后横纹着穴位,摇转运动。此横纹拇指侧为太渊穴属肺经,中间大陵穴属心包经,小指侧神门穴属心经。太渊穴治咳嗽、手腕无力,大陵穴治心热,神门穴治心热、惊痫、失眠,故揉此穴不知不觉即睡去。揉时默数一百次为—轮。从少至多,最多能揉三十轮。并能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胃中宿食,使胸腹畅快,晨起能早餐多食为效验。
◆按摩全身
身体皮肤各有经脉部位,皮毛汗腺之间是腠理,为五脏元真通会之处,是气血所注,内连五脏六腑。三阴经脉在胸腹部,阳明经脉夹行其间,太阳经脉行背臀,少阳经脉行身侧腋下。手足六阳经会于头面,按摩头面穴位,以通三阳之气,使之互相交接。六阴经脉会于胸腹,故此又按摩胸腹以通经接气于手足三阴经脉。
按摩时以干毛巾卷成横束,再对折叠使手可握而不致散乱,轻轻擦动如干洗澡,使皮肤清洁,血脉通活。
先擦按气冲穴,在大腿与阴筋之间,俗名腹股沟,三阴经与足阳明经脉皆在此通脚足,左右两侧相同。按摩时以手握干毛巾,左右各擦五个下。从小腹向下按摩到大腿内侧,当时即鼻息通畅为验。
侧卧按摩尾骨八髎穴,下尾骨端两侧为会阳穴。左右换擦各五十次。再伸下腿屈上腿用左右手各按摩胯骨尖端,向左右转圈擦按各二十五次。更屈下腿伸上腿用左右手各按摩五十次,先自腿根向足背部,再从足部回按至大腿根,一边五十次。下身按摩完毕,再先按摩左臂,自手腕部往肩部,用右手握干毛巾擦摩五十次,抬起左臂以右手擦摩左腋窝,自上而下,左腋窝搓擦后向下推至胯部共五十次,随即绕左乳房擦摩五十次。此处按摩对心肺气血活动影响最大,可预防心肌缺血、冠心病。再按摩天突穴与缺盆部,上至耳下部分,以手持毛巾干擦推按五十次。以上左右两侧相同行之。
平卧露出腹部,用手握干毛巾,绕脐转擦按摩,自脐中往外圈摩十次,从外往内圈摩十次。如此按摩左右手各一百次,觉腹中蠕动,胸膈畅快,有小便不利之前列腺病,可随即尿通正常。早晨多餐,大便通畅。
坐起来伸两腿,用两手握毛巾两端勒背脊左右各五十次。横勒腰部自下往上,再从上往下左右拽毛巾勒五十次。再擦项部五十次。全身按摩完毕,即觉身心舒畅,用两手心对摩生热,干洗面部几次,即平卧可很快入睡。因按摩时口中默数数字,杂念全无,故能熟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