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治钩椎关节炎、颈神经炎、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颈肩痛。
2.定点、定位一般注射下颈椎前外侧缘处,以颈4~6较为常用,颈4以上软组织较厚且标记不清,颈6以下近肺尖。
3.注射方法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拉向外侧,气管、食管推向内侧,使患者适应颈部牵动操作后,在环状软骨平面,确定可触及的下颈椎前外缘处(一般颈4~6),做一指压标记或甲紫标点,然后做颈部皮肤及术者左手示指、中指消毒,分清肌间沟,在标记处进针,可直接将针尖触及椎体骨面,回吸针筒确认无误后,再将药液缓慢注入,同时可上、下浸润2个椎体,注入药量一般不要太多(6~8ml),药液可浸润到钩椎关节、椎间孔及硬膜外(图6-14)。
图6-14 椎体前外侧钩椎关节注射点
4.药物组成得宝松注射液1~2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5ml、维生素B1注射液2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1000μg做局部注射。每隔15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
5.注意事项
(1)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向后方伸延,关节突间关节增生向前方伸延,均可侵入椎间孔内,引起血管、神经的压迫,尤其钩椎关节向侧方增生,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时,可使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激惹,椎-基底动脉系血管发生痉挛,突然眩晕。有此类病理改变患者,在接受注射治疗中,均有可能突然发生眩晕,在注射中必须缓慢进行,及时观察。虽然此情况较少,但要警惕。
(2)在推开颈总动脉、气管、食管时,操作要轻柔,否则可能引起喉痉挛,偶有心动过缓,甚至心跳暂停。如刺激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也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和呼吸系统的异常,偶尔有突发性晕厥,均须注意。颈肥、短者不宜注射。
(3)防止误刺颈总动脉及其他深部血管、胸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