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胸椎旁肌注射点

胸椎旁肌注射点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病变部位局部有压痛点或敏感区。若须同时注射邻近节段椎旁肌时,针尖不要完全拔出,即可分别斜刺上下邻近的棘突根部及其椎旁肌。注射完毕后,拔出注射针,再做另一侧椎旁肌注射,方法相同。每隔15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遇到索条状软组织肿块,则要将药液注入肿块内及其四周,并观察其注射后的变化。

1.主治椎旁软组织损伤、椎旁肌筋膜炎。

2.定点、定位位于胸椎棘突两侧,胸背部肌肉可分为背浅层肌(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背中层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背深层肌(夹肌、竖脊肌、横突棘肌、棘间肌、横突间肌、肋提肌)。病变部位局部有压痛点或敏感区。

3.注射方法取俯卧位,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在棘突旁开0.5cm处进行穿刺,直达棘突一侧根部,回抽无血液、脑脊液后,进行注射;然后再稍稍拔出注射针做椎旁肌内注射,并边拔出边注射,直至筋膜及筋膜下层。若须同时注射邻近节段椎旁肌时,针尖不要完全拔出,即可分别斜刺上下邻近的棘突根部及其椎旁肌。注射完毕后,拔出注射针,再做另一侧椎旁肌注射,方法相同(图6-31)。

图6-31 胸椎旁肌注射点

4.药物组成康宁克通混悬液4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维生素B12注射液1 000μg、维生素B1注射液200mg、10%当归注射液6ml加20%胎盘注射液4ml做局部注射。每隔15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

5.注意事项防止在穿刺中误入脊柱管腔、胸腔或血管内。采用边抽、边注射、边进针的方法,或边退、边抽、边注射的方法。遇到索条状软组织肿块,则要将药液注入肿块内及其四周,并观察其注射后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