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作用角度来看,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加强监护治疗三者组成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而院前急救是整个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第一环节,就像是接力赛的第一棒,其技术与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急诊服务的最终效果。危重病人的急救过程包括了自救、互救,现场急救、途中救护,医院急诊科的救治和加强监护治疗。自救、互救是现场第一目击者如消防队员、警员、保安人员、公共机关的行政人员、公共交通、商业和娱乐业、从事高危险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或人身伤亡时,作为现场急救人员负责早期识别疾病,启动EMSS,同时成为第一个实施救治的人员。院前急救负责现场与途中救护,急诊科与ICU负责院内的救治。当遇有伤病员外伤出血、骨折、休克时需要现场进行及时抢救,尤其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相差几分钟常常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如果不重视院前急救,没有院前急救的有效救治,没有院前急救争取到这关键的几分钟,致使病人失去了抢救时机,院内医疗设备、技术再好,医术再高明,患者也难以起死回生。但是如果没有医院的继续有效的救治,院前急救的效果也是很难巩固的,甚至会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因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既有分工又有联系,相辅相成,各司其职,均以挽救患者性命为己任。
从社会作用角度来看,院前急救是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为事故(交通意外、火灾、工伤、恐怖袭击等)及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的不断发生,往往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这就需要包括了医疗救护、消防、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城市应急防御体系的及时反应,共同救援。寻找、救护伤病员;检伤、分类救护;现场急救;运输、疏散伤员等,这样一个协调的救援体系能使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及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同样,一个具有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使伤病员的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只有合理组合急救人力、物力资源;在公众中倡导自救、互救的意识观念,才能在疾病、自然灾害和恐怖破坏的突发事件中,使更多的伤病员享受到生命被挽救、减少伤残的最基本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