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伤员分类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各种工伤事故,以及交通事故引起的各类意外损伤不断增加,尤其自然灾害时,会出现大量伤员。据统计,国内外历次战争数据表明,构成伤后死亡率的是,伤后即刻死亡占40%,伤后5min死亡占25%,伤后5~30min死亡占15%,伤后30min以上死亡占20%。另据统计,创伤伤员第一死亡高峰在1h之内,此时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而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2~4h之内,其死亡数占创伤死亡的30%。毕竟,院前的人力、物力与时间都相对不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对大量伤员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抢救、安全转运等,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前提条件。院前现场伤员分类的根本目的是把有生命危险的重伤员与一般的伤员分开,同时对重伤员实施有效的救命性的抢救,以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并及时把重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实施更高一级的抢救,以便提高危重伤员的救治率及生存质量。
2.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
(1)灾难现场复杂而且紧急,分诊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动作迅速,思维敏捷,还要有高度责任心及组织协调能力。
(2)对伤病员分类以先危后重,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
(3)分类后要加强巡视,发现病情恶化的伤病员,及时重新评估,更改类别。
(4)对危重伤病员要边分诊边抢救。
(5)分类应快速、准确。
3.现场伤员分类的系统
现场伤员分类系统是根据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受伤部位、出血量多少来判断伤情的轻重,按危、重、轻、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色的伤病情识别卡来代表。分诊人员把伤病员分类后,把相应的伤病情识别卡别在伤病员的左胸部或其他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按“红、黄、蓝、黑”的顺序对伤病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红色——危重伤:在短时间内伤情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在医护人员严密的监护下送往医院救治。主要包括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体的重要器官者。
(2)黄色——重伤:伤情重但暂不危及生命,可在现场处理后由专人观察下送往医院救治。主要包括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严重挤压伤,有过昏迷、窒息的伤病员。
(3)蓝色——轻伤:伤情较轻,能行走,经门诊或手术处理后可回家休养。主要包括软组织损伤(皮肤割裂伤、擦伤),轻度烧、烫伤,扭伤,关节脱位等。
(4)黑色——死亡:指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均消失,瞳孔散大固定者。一般由其他的辅助部门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