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灭活病毒 加热55~60℃30min,或100℃数秒钟可灭活大多数病毒。但肝炎病毒抵抗力较强,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热100℃10min方可灭活。2.保存病毒或含病毒材料 室温条件下病毒仅能存活数小时。采集含病毒标本也须冷藏,但须注意避免反复冻融以免灭活病毒。酸可灭活病毒,1%~3%盐酸溶液浸泡可用于病毒污染材料的消毒。但饮水中的漂白粉浓度不能杀灭少数抵抗力强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
病毒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可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灭活的病毒仍保留抗原性和吸附红细胞等特性。
(一)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1.灭活病毒 加热55~60℃30min,或100℃数秒钟可灭活大多数病毒。但肝炎病毒抵抗力较强,乙型肝炎病毒需加热100℃10min方可灭活。
2.保存病毒或含病毒材料 室温条件下病毒仅能存活数小时。4℃可保存3~4d;长期保存须置-20℃、-70℃。脊髓灰质炎糖丸须冷藏保存活性。采集含病毒标本也须冷藏,但须注意避免反复冻融以免灭活病毒。
(二)pH
酸可灭活病毒,1%~3%盐酸溶液浸泡可用于病毒污染材料的消毒。冬季室内乳酸、醋酸熏蒸可预防感冒。但肠道病毒耐酸pH 2。大多数病毒在pH 6~8较稳定,因此,保存病毒以中性或偏碱性为宜,50%甘油盐水可用于保存含病毒的组织块。
(三)射线
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都能灭活病毒,但疫苗的制备不能用紫外线灭活。
(四)脂溶剂
乙醚、氯仿、阴离子去垢剂等可溶解病毒包膜中的脂质而灭活包膜病毒。
(五)氧化剂和卤素、含氯化合物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等以及碘酒、漂白粉等均可灭活病毒。但饮水中的漂白粉浓度不能杀灭少数抵抗力强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过氧乙酸常用于灭活乙肝病毒。
(六)抗生素与中草药
现有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某些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大黄、七叶一枝花等对某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