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射细胞活性蛋白

注射细胞活性蛋白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特异性IgG类抗体被称为封闭型抗体。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可收缩小血管、毛细血管并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除解除痉挛外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

(一)寻找过敏原、避免接触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皮肤过敏试验找出变应原,避免再次接触。临床检测变应原的最常用方法是直接皮肤试验。

皮肤试验通常是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生物制品或其他可疑变应原稀释后(青霉素25U、抗毒素血清1∶100),取0.1ml在受试者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15~20min观察结果,如注射局部出现红晕、水肿超过1cm,或无红肿但注射处有痒感,或全身有不适反应者均为阳性反应,应避免使用。

(二)脱敏疗法

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使其脱敏,然后再注射大剂量的异种动物血清对患者进行被动免疫治疗。

(三)减敏疗法

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过敏原,可以采用过敏原制剂少量多次皮下注射,然后剂量逐渐加大,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方法,达到减敏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变应原的反复注射,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类循环抗体,该抗体能够与再次进入的变应原结合,阻断其与IgE的结合,因而可减轻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程度。这种特异性IgG类抗体被称为封闭型抗体。

(四)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色甘酸二钠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防止脱颗粒,抑制介质释放。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能活化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的合成;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阻止cAMP的分解。上述药物能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活性介质的释放。

2.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可与组胺竞争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而发挥抗组胺作用,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腺体分泌。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药物 肾上腺素可收缩小血管、毛细血管并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除解除痉挛外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