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主动免疫是给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建立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也称为预防接种。其免疫力出现较慢,但维持时间较长,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近年来已逐渐作为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手段。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品有广泛应用的传统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
(一)传统疫苗
1.灭活疫苗(死疫苗) 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其杀灭制成。灭活疫苗主要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由于其进入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须多次接种且接种量大,可引起较重的局部和全身反应。灭活的疫苗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增殖,较难诱导有效的细胞免疫效应。但灭活疫苗稳定,易保存,无毒力回复突变的危险。常用的灭活疫苗有伤寒、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狂犬病及钩端螺旋体疫苗等。
2.减毒活疫苗 是将病原生物经过长期人工传代,发生毒力减弱变异获得的减毒或无毒株。活疫苗在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接种后如同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一般只须接种1次,其免疫效果良好且持久。除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外,还可产生细胞免疫。其不足之处是稳定性较差,保存期较短,有毒力回复突变的可能,故对于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接受活疫苗接种。常用的制剂有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等。
3.类毒素 是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酸处理制成。其特点是失去毒性,但保留免疫原性,接种后能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从而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类毒素一般接种2次,因其吸收慢,免疫力出现也慢,故每次接种须间隔4~6周。常用的制剂有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这两种类毒素常与百日咳死疫苗混合制成百、白、破三联疫苗。
(二)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 亚单位疫苗为提取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抗原成分制成,例如用流感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制备的流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是将编码有效抗原成分的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随着宿主细胞的增殖,目的基因表达大量有效抗原成分,提取并纯化而制成,如酵母菌表达的DNA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等。
2.DNA疫苗 又称核酸疫苗。将编号有效抗原成分的DNA片段与质粒(载体)DNA结合而制成的疫苗,尚未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如HIV、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甲型流感病毒的DNA疫苗是当前研制的热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