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诸病源候论》中的产科学

《诸病源候论》中的产科学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起来,《诸病源候论》中关于中医产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献研究表明,《诸病源候论》这部分内容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关于由异常胎位引起难产的记载。现代产科临床的大部分疾病,在《诸病源候论》中多有所载,从而初步奠定了中医产科病因证候学发展的基础。《诸病源候论》是现存中医学古籍中最早对产妇分娩体位进行记载的著作。

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名医扁鹊在赵国都城邯郸时曾为带下医(妇产科医师),但直到唐代中医产科专著《经效产宝》一书问世,才标志着中医产科学作为独立的专科正式确立,而《诸病源候论》中关于产科学的著述,正是中医产科正式确立前的奠基性理论著作,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我国隋代以后中医产科学术的发展。概括起来,《诸病源候论》中关于中医产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产科病证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卷共4卷专述产科病证,其中有两卷记载妊娠病共61种,一卷记载将产病共10种,另一卷记载产后病共71种,合计142种。其中,妊娠病两卷中记载与现代所称先兆流产相关的证候有腹痛、小腹痛、腰痛、漏胞、胎动不安、卒下血等;与习惯性流产相关的证候有妊娠数堕胎;与妊娠呕吐相关的证候有妊娠恶阻。除此之外,还记载了一些与妊娠本身无关,但较易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疾病,如中风、疟疾、咳嗽、咽痛、尿血、吐血、大小便不通等,以上这些疾病的症状与内科杂病并无不同,在现代产科学中也有妊娠合并症以专述之,但因为这些疾病发生在孕妇身上,其发生、传变、预后等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诸病源候论》于产科卷章中再次列出这些疾病,有引起临床医家注意的重要意义。在“将产病诸候”中,阐述了临产及生产时可能发生的疾病,如失血过多致血运或下血虽不多但气逆而运等。其次,还详细描述了难产、横产、逆产及产子上逼心等病证。文献研究表明,《诸病源候论》这部分内容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关于由异常胎位引起难产的记载。此外,本书对产后疾病的记载也比较全面,共收载产后疾病7l种,涉及产后血运、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腹中痛、产后小腹痛、产后腰痛、产后血瘕痛、产后虚烦、产后虚热、产后汗出、产后中风、产后阴道肿痛、产后阴下脱、产后淋、产后尿血、产后无乳汁、产后乳汁溢等。现代产科临床的大部分疾病,在《诸病源候论》中多有所载,从而初步奠定了中医产科病因证候学发展的基础。

二、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对妊娠生理的认识思想主要源于《内经》,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如书中说:“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又说:“阴阳和调,二气相感,阳施阴化,是以有妊”。明确指出妇人机体阴阳气血调和,阳施阴化,是受孕生子的基本生理前提。同时指出,妇人妊娠之后,需赖机体经血的充盛滋养,经血能蓄而养胎,主要依靠营卫调和以及冲任二脉的约制,方可促使胎儿安全成长。如其言:“妊娠之人,经血壅闭以养于胎”;又说:“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此由冲脉任脉虚,不能约制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手太阳小肠脉也,手少阴心脉也,是二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有妊之人,经水所以断者,壅之以养胎,而蓄之为乳汁,冲任气虚则胞内泄漏,不能治其经血。”此外,《诸病源候论》还首先明确指出了胎儿需经10个农历月的孕育方可长成而分娩,并详细叙述了胚胎的发育过程及养胎方法,指出胚胎在妊娠一月时,名始形;二月名始膏;三月为始胎,其时尚不能区分男女性别;四月时六腑成而能知性别;五月五脏成;六月筋与口目成;七月骨成,能动作屈伸;八月皮肤肌腠九窍皆成;十月五脏俱备,六腑齐通,纳天地气于丹田,关节人神成备而能出生。

三、对妊娠诊断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继承了《内经》的切脉诊断法,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诊少阴脉对诊断妇人妊娠的重要性,如书中说:“少阴脉动甚者,任子也。”少阴脉与心、肾相关,心主血脉,肾又名胞门、子户,尺中是肾脉所候之处,故又说:“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脉也。”再次强调了足少阴肾脉在诊断有孕与否时的重要意义。在胎儿性别鉴别诊断方面,历代医家均有研究,如《脉经》指出“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对后世妊娠脉诊研究影响很大。《诸病源候论》在深入研究妇人妊娠生理的基础上,提出至妊娠四月时才能脉诊以区别胎儿性别的观点,并认为妇人左手脉象沉实者,生男;右手脉象浮大者,生女;左右脉象均沉实者,生两男;左右脉象均浮大者,生两女。此外,书中还有诊查比较孕妇面色、舌色以判断临产时母子存活情况的记载,如言诊察产妇时,如见舌色发青,则胎儿将死而孕妇可保全性命;如见口唇色青,口吐涎沫,则胎儿与孕妇均将死亡。如见面色发青而舌红,吐出涎沫,则孕妇将死而胎儿可保全性命。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论述是基于长时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对有效抢救妊娠母子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对分娩体位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是现存中医学古籍中最早对产妇分娩体位进行记载的著作。如《诸病源候论·产子但趋后孔候》记载:“妇人产有坐有卧。若坐产者,须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倾斜,故儿得顺其理。卧产者,亦待卧定,背平着席,体不伛曲,则儿不失其道。”另外,在“产难候”“横产候”“逆产候”中也记述了“将产坐卧产处”“产处及坐卧,需顺四时”等内容,由此可见,隋代妇女生产流行的是坐卧两种形式。而不恰当的体位如倾斜、背不着席等可能导致难产,因而,《诸病源候论》又说:“若坐卧未安,引体斜曲,儿身转动,强息遽嘿,气暴冲击,则令儿越后孔,或横或逆……故产坐卧须平正,顺四时方面,避五行禁忌。若有触犯,多致灾祸也。”明确指出孕妇将产时,应坐卧于产处,并须顺应四时五行之气,如犯触禁忌,即可导致难产病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