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 齿 病
中医学古籍文献,早在《内经》中就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口腔疾病。隋唐时期我国口腔医学得到快速发展。《诸病源候论》共列口腔疾病38种,主要论述齿痛、风齿、齿龈肿、齿间出血、齿虫、齿动摇、齿音离、齿漏、齿龋、齿、口舌疮、紧唇、唇疮、口吻疮、兔唇、重舌等。系统记载了主要口腔疾病的病因及症状。作者采取一证一论的论述方法,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口腔疾病创造了有利条件。书中对口腔疾病的认识有许多新的发现,主要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牙痛病因的认识 牙痛是口腔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该书最早对牙痛病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如《诸病源候论·牙齿痛候》记载:“牙齿痛者,是牙齿相引痛,牙齿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牙齿,为风冷所伤,故痛也。又有虫食于牙齿,则齿根有孔,虫居其间,又传授余齿,亦皆疼痛。”《诸病源候论》认为引起牙痛的原因其一是风冷客于经络,伤于骨髓,冷气入齿引起齿痛;其二是虫食于牙齿引起齿痛。表明当时已经认识到龋齿、牙周疾患是引起牙痛的主要原因。
2.对龋齿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对龋齿的认识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对龋齿的并发症进行了详细描述,如《诸病源候论·齿漏候》中说:“风邪客于手阳明经脉,流滞齿根,使龈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乏齿捕。”这是慢性牙周脓肿的症状,此时已经形成漏孔,书中特别强调了此病可以反复发作的特点。又云:“手阳明、足阳明之脉皆入于齿,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满于牙齿,故令牙齿暗黑,谓之历蠹。”这是由于牙髓坏死引起的牙齿变色的论述。这些记载说明,经过当时医家临床工作中对龋齿的仔细观察分析,已对其引起的并发症、病因及症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对中医口腔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对牙周病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齿龈肿候》说:“头面有风,风气流入于阳明之脉,与龈间血气相搏,故成肿。”《诸病源候论·齿间出血候》中说:“头面有风,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搏于血,故出血也。”这是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龈肿胀、出血原因的记载。另外,《诸病源候论·齿挺候》中指出:“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龈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阐述了牙周病引起的齿龈萎缩、齿根暴露而致牙齿挺出的病因。《诸病源候论·齿动摇候》中说:“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足阳明之脉遍于齿。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经脉虚,风邪乘之,血气不能荣润,故令摇动。”详细阐述了牙周病引起牙齿动摇的原因。以上所述的牙龈肿胀、出血、牙龈萎缩及牙齿动摇与现代医学对牙周病主要症状的描述完全一致。而且,在病因方面指出了牙周病主要涉及到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也是完全正确的。另外,作者对临床发病比较严重的牙周病也进行了观察,如《诸病源候论·齿音离候》中说:“齿音离者,是风冷客于齿龈间,令齿龈落而脓出,其齿则疏,语则齿间有风过之声,世谓齿音离也。”描述了由于牙周病导致牙齿移位、牙间隙增大等的临床症状。由此可知,当时对牙周病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4.对口腔黏膜类疾病的认识
(1)口疮:在口疮病因方面,《诸病源候论》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的观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指出:“手少阳,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阳,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府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舌生疮。诊其脉,浮刚为阳,阳数者,口生疮。”认为口疮证多属实。而且将病因与脉象结合起来观察,使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此外,书中在传染性疾病中记载了“伤寒口疮候”,说:“夫伤寒,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以其表里俱虚热,热不已,毒气熏上焦故也。”《诸病源候论·热病口疮候》云:“此由脾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反映出当时对口疮与传染性疾病的关系已有所认识,对口疮的病因有了更广泛深入的理解。
(2)唇部炎症:《诸病源候论》一书首创“唇疮”病名,《诸病源候论·唇疮候》说:“脾与胃合,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经起于鼻,环于唇,其支脉入络于脾,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刚唇生疮。”这是中医文献中对唇炎的首次详细记载。《诸病源候论·紧唇候》中说:“唇生疮,而重破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这是对慢性唇炎的认识,描述详细生动,尤其强调了慢性的特点。另外,《诸病源候论·口吻疮候》云:足阳明胃之经,手阳明大肠之经,此二经脉并侠于口,其府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恒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这是对口角炎的记载。
(3)鹅口疮:又称“雪口”,是婴幼儿好发的一种口腔疾病。《诸病源候论·鹅口候》指出:“小儿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此由在胎时受谷气盛,心脾热气,重发于口故也。”这段论述也是中医学关于本病最早的记录。另外,书中还首载了唇裂、滞颐等常见小儿口腔疾患。
二、耳 病
《诸病源候论》书中涉及到耳病的合计共14候,记述了耳聋、耳鸣、聤耳、耳耵聍、耳疮等多种病证。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耳聋分类,独具特色 关于耳聋病机,《灵枢·决气》中云:“精脱者耳聋”,认为肾精亏虚,耳失充养是其主因,而《诸病源候论》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耳聋之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其分为4类:①厥聋,书中说:“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其阴阳精气有相并时,并则有脏气逆,名之为厥,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令聋。”而厥聋中又有少阳厥聋与太阳厥聋之不同。②风聋,书中说:“其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否塞不宣,故为风聋,风随气脉行于头脑,则聋而时头痛。”③劳聋,书中说:“劳伤于肾,宗脉虚损,血气不足,故为劳聋。劳聋为病,因劳则甚,有时将适得所,血气平和,其聋则轻。”④久聋,书中说:“劳伤甚者,血虚气极,风邪停滞,故为久聋。”《诸病源候论》这种按病因和临床特点分类耳聋的方法,对临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种分类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所使用。
2.耳鸣辨证,以脉为凭 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灵枢·决气》中所谓“液脱者……耳数鸣”是从虚字着眼阐述其病理,而《诸病源候论》则认为“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并进一步介绍了耳鸣的诊脉辨证方法,如“左手气口脉浮沉俱虚,此为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若耳鸣嘈嘈,眼时妄见光,此是肺与大肠俱虚也”“左手神门脉虚,为膀胱虚也,肾与膀胱合病,苦耳鸣,忽然不闻,时恶风。”此外,还认识到了“耳鸣不止则变成聋”的病理转变过程。
3.辨识聤耳,指明转归 聤耳类似化脓性中耳炎,《诸病源候论》认为其病因不外邪热炽盛和水入耳内,如“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足少阴,肾之经也,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生聤耳”;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此外,该书还首次记载了聤耳处理不当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并描述了其病因及症状。《诸病源候论》还最早认识到耵聍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若过多或兼夹外邪,也可阻塞耳道而致暴聋。
三、鼻 病
《诸病源候论》中涉及到鼻病者合计共15候,记述了鼻衄、鼻生疮、慝鼻、鼻息肉、鼻涕、鼻腔异物等多种病证,其中对鼻衄的讨论,有其独到之处。
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易于诊断。但如何防患于未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直是中医学临床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不少诊断预测鼻衄的方法,如“诊其寸口微芤者衄血……寸脉微弱,尺脉涩,发热,弱为无血,必厥,其人微呕,夫厥当眩不眩,而反头痛,痛为实,下虚上实,必衄也;肝脉大,喜为衄;脉阴阳错而浮必衄;血脉细而数,数反在上,法当吐血而不吐,其面颊上小赤,眼中白肤上自有细赤脉如发,其趋至黑瞳子上者,当衄;病人面无血色,寒热,脉沉弦者,衄也。”《诸病源候论》对造成脉络受损的原因也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鼻衄的各种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该书鼻衄辨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肝虚脾热鼻衄。“经云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今脾热为土气翻盛逆经乘木,是木之虚,不能制土,故受脾之移热也;肝之神为魂,而藏血,虚热则魂神不定,故惊也。”阐明了肝木亏虚,受脾土反侮,失其藏血之功而致鼻衄的机制。②肺火亢盛鼻衄。“血性得寒则凝涩,热则流散,而气肺之所生也,肺开窍于鼻,热乘于血,则气亦热也,血气俱热,血随气发出于鼻,为鼻衄。”此乃肺火亢盛,迫血妄行之鼻衄。③气虚鼻衄。“鼻衄,由气虚热故也。”“若劳伤过度,脏腑生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从鼻出者谓之衄。”说明劳倦伤脾,虚热内生,脾虚不能摄血,血滥脉外,也可导致鼻衄发生。一般来说,只要处理得当,鼻衄可以很快控制,但倘若处理不当,或病势急重,出血量多,也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除了要掌握其诊断、辨证要点外,还须了解鼻衄的病情转归及预后。《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经验的记载,如“诊人衄,其脉小滑者生,大躁者死,不治也”“鼻衄脉沉细者生,浮大而牢者死,连日不止者,其脉轻轻在肤,尺中自浮,目精晕黄,衄必未止;若目精了慧,知衄,今止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死”等,均可供参考。
四、喉 病
《诸病源候论》中涉及到喉病者合计共12候,主要记述了喉痹、喉痈、咽喉疮、喉中生谷贼、尸咽喉、咽喉不利等多种病证,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最早记载了咽喉异物及咽喉结核等病证。《诸病源候论》书中将“咽喉异物”称之为“喉中生谷贼”。至于“尸咽喉”,后世称为“阴虚喉癣”,类似于咽喉结核性病变。在中医文献中,最早将肺痨作为一种独立疾病并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者,首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该书称其为“尸注”,受其影响,《诸病源候论》将咽喉结核性病变称为“尸咽喉”,并描述了其病因及症状。二是首次阐明了喉痹的病因病机。喉痹病名首出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但真正阐明喉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情转归及预后者,亦首推《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认为,“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致喉肿塞而痹痛……亦令人壮热而恶寒,七八日不治则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