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评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巴黎的比纳(Binet,1904)和西蒙(Simon,1905)进行了脑损伤测试和弱智儿童测验,这是较早的临床神经心理学评估。192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在《心理诊断》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心理诊断”一词,他编制了一套心理评估的工具,称为罗夏墨迹测验,用于评估儿童行为问题和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障碍。随着临床心理学的发展,那些测量成人与儿童智力水平以及测量各种偏离常模行为的工作都纳入了“心理诊断”范畴。1930年以后,很多学者对人体的脑部活动进行了研究,如对失语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额叶损伤对智力和其他高级功能影响的研究,对右半球损伤患者的视觉空间障碍的研究,脑损伤对抽象能力的影响和各种遗忘综合征的记忆减退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运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来探讨脑部与行为之间特定关系的问题。
1935年,心理学家霍尔斯特德(W.C.Halstead)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神经心理学实验室,进行脑损伤对认知、知觉、感觉和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后来他编制了一组心理学测验(1947),作为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的内容,即类型测验、触觉行动测验、语音感知测验、海滨节律测验、手指震动测验、临界闪光融合测验和时间感知测验。1966年霍尔斯特德的学生雷坦(Reitan)对其测验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去掉了临界闪光融合测验和时间感知测验,增加了跟踪制作测验、感知检查、触觉感知测验等,从而形成了霍尔斯特德—雷坦神经心理成套测验(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主要应用于特定半球和脑叶损伤综合能力的评估、病程类型的评估、慢性脑损伤模式的综合鉴别及脑损伤类型的诊断等,H-R成为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领域中常用的成套测验。
1945年以后,临床心理评估有了很大发展,一些新的临床心理学测验技术频频出现,如波士顿诊断失语症测验、波士顿命名测验等。1966年,前苏联学者鲁利亚在已建立的理论基础上,经过大量脑伤病人定位、定性诊断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一套评估脑功能神经心理测验技术。1975年,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院的戈尔登(Charles J.Golden)教授及其同事对鲁利亚的方法进行修订和标准化,并命名为鲁利亚—内布拉斯加神经心理测验。这套测验的应用使临床心理学评估程序更加标准化和有效化,它在脑部损伤和特定的神经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实效性。目前,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临床心理评估的概念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和丰富,那些对成人与儿童智力水平、人格倾向、情绪状态、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各种偏离常模行为的测量,都纳入了临床心理学评估的范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