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测验的要求
1.对主试者的要求
(1)主试者必须有较好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应该受过严格的心理测验训练,充分掌握一般的个体测验和团体测验的实施方法、程序,还要熟练掌握各项测验的内容、功能、使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等。
(2)对被试者要有一定了解:除了了解一般情况外,还需了解他的日常心理和行为特点。如果是患者,对他的病情、诊断、精神状态等都应有所了解。主试者还应经常注意观察被试者的行为和情绪状态,看其是否理解指导语,对测验的态度如何等。对不合作的患者要耐心解释,及时解决。
(3)与被试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与被试者沟通,要充分取得被试者的合作,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整个测试过程中应该关心、热情、真诚、耐心地对待被试,以顺利完成测验。在测验过程中不应给予任何启发或暗示,要尽量避免主试者的主观态度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对测验的结果要严格保密。
2.对被试者的要求 被试者在进行一项测验时,应事先了解测验的目的,态度认真,具有良好的精神和体力状态,尽量合作。如果被试者视觉或听力有障碍,应配备好辅助工具。
3.对环境的要求 心理测验首先要求环境安静、舒适,尽量排除外来干扰,避免分散注意力。其次,测验环境要自然,室内陈设不新异、不复杂。有些受试者在复杂的环境中会产生紧张情绪或者好奇心,这会影响测验结果。对儿童来说,测验最好在他熟悉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或家庭中进行,以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心理测验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在进行测验的过程中,忽略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测验误差的增大。因此在心理测验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谨慎科学地操作才能准确顺利地完成测验。
(二)测验工具的选择
在进行心理测验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测验材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测验工具。
1.测验目的 任何测验都各有特殊目的。在选用测验时,先要弄清本测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决定选用哪种测验材料。如韦氏量表主要是测验个体智力发展水平;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是人格测验,主要了解人格有无异常、有何种异常等。
2.测验适用范围 任何测验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选用某一测验时,要考虑其适用范围。例如智力测验,有的适用于儿童,如Wechsler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有的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如Wechsler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有的适用于成人,如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
3.测验标准化 标准化是心理测验的重要条件。所谓标准化的测验,一是有固定的实施方法、标准的指导语、一定的内容、统一的计分方法;一项好的测验要求在施测时对每一个被试者给予相同的题目、施测程序和计分方法。同时心理测验的施测应尽量保持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一致,以免使测验条件影响测验结果。二是有一个可用于解释测验结果并提供比较标准的常模。所谓常模,就是比较的标准,是从大量的有代表性人群中取样得到的。一个测验有了常模,就可以把某人所测得的分数与常模比较,从而评定分数所表示的心理含义,得出正常或异常的行为表现。
4.效度 即有效性,指该测验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两者之间的相符合程度,简单地说就是一项测验的准确性,测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测验的目的。例如测验的目的是要测查智力,那么所得的结果一定是要代表智力而不是其他。一个高效度的智力测验,测得的结果必须是该测验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在编制测验时效度是首先考虑的。要检验测验的真实性,一般可将测验结果与被试者的实际情况相验证,或是与同类性质的被公认的测验相比较,如果非常一致,表明测验的效度高。
5.信度 即可靠性,指测验所得分数的一致程度。在同样的条件下,同一被试者几次测验的结果大体相同,便说明此测验性能稳定,可靠性大,测验的信度就高。如果几次测验结果相差很大,就表示此测验不稳定、不可靠。考察测验的信度,一般可以采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进行前后两次测验的方法,以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信度指标。如果两次结果一致,测验的信度就高。一项好的心理测验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
6.鉴别力 鉴别力是衡量测试题目对不同水平被试区分程度的指标,应选择鉴别力好的测验。如果心理测验量表的单位设计过粗或过细,常常会影响对个体差异的鉴别。如果一个测题的鉴别力高,那么水平高的或者能力强的被试就会得分高,水平低的或能力弱的被试就会得分低,这样就把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别开了。而鉴别力低的测题就不能有效区分被试者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