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气道通畅方法。
1.环甲膜穿刺 梗阻部位在喉头,如喉头水肿,喉头痉挛、颌面部外伤喉头阻塞等,病情危急,患者马上有窒息可能,徒手方法不能使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又需要时间准备,这时可用粗针头做环甲膜穿刺,建立一个细小的临床气体通道暂时维持生命,是一种非常紧急的急救措施。环甲膜穿刺可接上“T”形管输氧,暂时缓解病人的严重缺氧情况后,然后再考虑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技术越来越成熟,已成为复苏时维持通气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不但通畅呼吸道效果可靠,而且可防止分泌物和呕吐物的误吸,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并可与简易呼吸器、麻醉机或呼吸机相接以行机械人工呼吸,可使病人获得最佳肺泡通气或供氧。
3.气管切开 对于不适合作气管内插管者以及心肺复苏后仍长时间需要机械通气者,应做气管切开。
4.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 (图2-22)是依据人体喉部解剖形态设计、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的、维持呼吸道通气的工具。它适用于各年龄组,与气管内插管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插入容易、可迅速建立呼吸道通气等优点。在气管插管困难时,用于紧急的气道处理,建立有效通气。如仍需气管插管,也可通过喉罩置入气管插管导管。喉罩不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肺炎是LMA严重并发症之一。
5.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tracheal combi-tube,ETC) 是一种带有2个充气囊的双腔导管。其远端气囊冲气后封闭食管口;另一腔可充气的气囊封闭气管。插入不需用喉镜暴露声门,但其远端气囊位置不正确时,可能会产生致命的后果,且易造成食管创伤(图2-23)。
图2-22 喉罩
图2-23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