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腹部触诊仪操练

多媒体腹部触诊仪操练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及病理体征的临床特点。墨菲征阳性检查时,电子标准化患者会自动做均匀的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胆囊随之下移碰到检查者的拇指,电子标准化患者会发出疼痛的叫声并突然屏住呼吸。

【实训目的】

通过在模拟仪上练习腹部触诊,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理论知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掌握腹部触诊的检查方法及病理体征的临床特点。为护理生到医院临床见习、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训时间】 2学时。

【实训方式】

1.观看多媒体腹部触诊仪教学软件显示的肝、脾解剖、肝触诊机制、触诊方法、技能掌握关键点、肝触诊常见错误、触诊内容及临床意义;包括肝外胆管解剖、胆囊触诊机制、触诊方法、墨菲征与胆囊触痛、临床意义等多媒体动画及活动影像。

2.对电子标准化患者进行肝、胆囊、脾综合体征触诊练习及常见疾病压痛与反跳痛操练。

【实训准备】

1.知识准备 预习“多媒体腹部触诊仪操练”实训课程内容,列出评估中注意事项,并能叙述评估内容。

2.学生准备 剪指甲、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能尊重别人、理解同情有疾苦的评估对象。

3.用物准备 听诊器、多媒体腹部触诊仪教学软件、电脑、电子标准化患者。

【实训内容】

1.肝触诊 重点观看肝的形态,肝的体表投影、肝触诊的主要原理,双手及单手触诊肝脏的方法,掌握肝触诊方法的4个关键点,肝触诊中常犯的8种错误,正常与异常肝触诊的5项内容,肝大的测量,以及造成肝大常见7种疾病简要发生病理学机制与临床特点。

2.脾触诊 重点观看脾的位置及大小、脾触诊机制、仰卧与右侧卧位触诊的方法、掌握脾触诊的3个关键点、测量脾大的3条线、引起脾大的8种疾病简要病理学机制与临床特点。随着脾触诊内容的选择,电子患者会自动做出相应的脾触诊体征和均匀的腹式呼吸,可触及多种不同大小的脾大,较大的脾可触到脾切迹,轻度大的脾可在右侧卧位触知。

3.胆囊触诊 重点观看肝外胆管特点,正常胆囊的位置,胆囊触诊机制、胆囊大触诊方法,墨菲征正常检查方法与常犯错误手法。墨菲征阳性检查时,电子标准化患者会自动做均匀的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胆囊随之下移碰到检查者的拇指,电子标准化患者会发出疼痛的叫声并突然屏住呼吸。

4.肝、胆囊、脾综合体征触诊 肝、胆囊、脾综合体征触诊共分为30多项:肝大、胆囊大;脾大;肝、胆囊、脾均大,且有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的表面形态。

5.常见疾病压痛与反跳痛 胃溃疡、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胰腺炎、阑尾炎、膀胱炎、乙状结肠炎、输尿管炎的压痛以及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阑尾炎出现的压痛反跳痛。当学生操作正确时,电子标准化患者将发出“疼疼”的呼叫声。

6.随机考核与练习 实验结束前10min,利用随机数速算法编制了随机考核与练习题库,题量与考试时间可任意设定,随着每组试题、练习题的随机出现,电子标准化患者会自动呼应工作,给出相应的体征,供学生进行实际的触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回答试题,计算机自动统计考试成绩并列出判卷,显示正确答案。

附:腹部病理体征临床评估练习

【实训目的】

1.能识别腹部病理体征:腹部外形的改变,腹壁压痛和反跳痛、肝脾大,胆囊触痛、腹水征、肠鸣音异常。

2.能分析腹部病理体征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实训时间】 2学时。

【实训方式】

学生分组,每组由1名教师带领,进医院病室观察常见的腹部异常体征,教师边床旁示教腹部病理体征,边解释各病理体征的检查要点,并与学生讨论其临床意义。

【实训准备】

1.听诊器或多道听诊器。

2.实习前1~2d,带教老师至医院病房选择好示教病例。

3.要求实习病种:肝硬化腹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大,其次为腹膜炎、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肠梗阻。

【实训内容】

1.视诊 慢性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腹部隆起、蛙状腹、舟状腹、脐疝、腹壁静脉曲张等。

2.触诊 溃疡病压痛点,胆囊炎压痛点、腹部包块触诊,肝、脾触诊。

3.叩诊 移动性浊音的叩诊。

4.听诊 肠鸣音活跃、亢进或减弱。

(周菊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