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栝楼桂枝汤

栝楼桂枝汤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栝楼桂枝汤主治筋脉病证是以阴津亏虚为主,桂枝加葛根汤主治筋脉病证以卫强营弱为主,而葛根汤主治筋脉病证以卫闭营郁为主。5年前因头晕头痛、手指麻木等而检查,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以此选用栝楼桂枝汤育阴生津,滋荣筋脉,加葛根生津升津,舒达筋脉,川芎、当归行气理血,通经活血,牡丹皮凉血散瘀。方药相互为用,以治津亏夹瘀筋急证。临证可根据病情而适当加大天花粉的用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歌诀】 

桂枝汤中加楼根,解肌散邪能生津,

太阳柔痉津不足,功愈体强能柔筋。

【方药】 栝楼根二两(6g),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二两(6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

【用法】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功效】 解肌散邪,育阴生津。

【学用导读】 栝楼桂枝汤主治筋脉病证是以阴津亏虚为主,桂枝加葛根汤主治筋脉病证以卫强营弱为主,而葛根汤主治筋脉病证以卫闭营郁为主。

【中医辨证】

1.太阳中风证与阴津不足证相兼(太阳柔痉体强证) 发热,恶风寒,汗出,身体强,拘急不舒,肌肤不荣,舌淡少津,苔薄而干,脉沉迟。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太阳中风证与阴津不足证相兼的基础方,以主治津亏筋急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风寒乘虚侵袭太阳营卫,又因阴津不足不能滋养筋脉,以此而演变为卫强营弱,阴津不足,筋脉失养。

4.审证要点 发热、恶寒、筋脉拘急、汗出、口淡不渴、舌淡、少津苔薄、脉浮或弱。

5.随证加减用药 若项背强者,加葛根、羌活,以舒筋和络通脉;若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若血虚者,加当归、阿胶,以滋补阴血。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流行性感冒、落枕、颈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神经性耳鸣等。

【医案助读】 贾某,男,69岁。5年前因头晕头痛、手指麻木等而检查,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头晕头痛,手指麻木,颈项活动不利,头汗出,口干欲饮热水,大便干结,舌质略暗,苔薄而干,脉沉略弱。辨为津亏筋急证。方用栝楼桂枝汤加味:天花粉(栝楼根)24g,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葛根24g,川芎12g,当归15g,牡丹皮15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头晕头痛减轻,头汗出止。续服前方30余剂。三诊:诸证好转明显,复以前方适当加减变化,服用20余剂,诸证悉除。之后,又以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日服3次,每次10g,以资巩固治疗效果。

诊治提示:根据颈项活动不利辨为筋急,再根据汗出、口干欲饮热水辨为津亏,又因舌质略暗辨为夹瘀。以此选用栝楼桂枝汤育阴生津,滋荣筋脉,加葛根生津升津,舒达筋脉,川芎、当归行气理血,通经活血,牡丹皮凉血散瘀。方药相互为用,以治津亏夹瘀筋急证。

【方证研究】 风寒侵袭营卫筋脉,营卫受邪而抗邪,则发热;卫气固护不及,则恶风寒;卫不守营,营气外泄,则汗出;营阴外泄,筋脉不得阴津所养,则身体强,拘急不舒;肌肤不得阴津所荣,则肌肤不荣;舌淡少津,苔薄而干,脉沉迟,均为风寒侵袭、阴津不足之征。其治当解肌散邪,育阴生津。方中天花粉滋荣阴津,调畅筋脉;桂枝解肌散寒,通达经气,温煦筋脉;芍药益营柔筋;生姜解表散邪;甘草、大枣补中益气,和畅筋脉。临证可根据病情而适当加大天花粉的用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解热、抗炎、抑菌、抗变态反应、解痉、抗肿瘤、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使用禁忌】 瘀血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