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脾虚湿重会心慌气短喘不上来气

脾虚湿重会心慌气短喘不上来气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病证是寒郁夹热,所以辨证必须审明病变证机主次,确立治疗必须做到既要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方面。对于寒饮郁肺喘逆重证而不夹热者,其治非重用温热药则不能温肺散寒,用之又易化燥伤津,所以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则能兼顾彼此。以此选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温肺化饮兼清郁热,加葶苈子清泻肺热,黄芪补益肺气,浙贝母、瓜蒌清肺化痰、降肺止逆。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治疗效果。

【歌诀】 

小青龙加石膏汤,寒饮郁肺夹热方。

肺胀咳而烦躁喘,温肺化饮兼清凉。

【方药】 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石膏二两(6g)。

【用法】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功效】 温肺兼清,化饮平喘。

【学用导读】 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病证是寒郁夹热,所以辨证必须审明病变证机主次,确立治疗必须做到既要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方面。对于寒饮郁肺喘逆重证而不夹热者,其治非重用温热药则不能温肺散寒,用之又易化燥伤津,所以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则能兼顾彼此。

【中医辨证】

1.寒饮郁肺夹热喘逆证 咳嗽,气喘,胸胀闷塞,烦躁,痰夹黄或稠,咳痰不利,口干,或不欲饮水,舌淡,苔白滑或薄黄而燥,脉浮或沉紧。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寒饮郁肺夹热喘逆证的基础方,以治疗寒饮郁肺喘逆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寒饮郁肺,寒格阳而化热,寒虐热扰,肺气不降,以此而演变为寒饮郁肺夹热喘逆。

4.审证要点 咳嗽、或气喘、痰夹黄、咳痰不利、无汗、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紧或沉。

5.随证加减用药 若气虚少气者,加蛤蚧、黄芪,补益肺气;若夹热明显者,加连翘、葶苈子,以清泻郁热;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紫苏子,以通利水道;若烦躁明显者,加栀子、淡豆豉,以清热除烦。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肾病综合征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神经性皮炎等。

【医案助读】 杜某,女,66岁。患慢性支气管炎30余年,患支气管哮喘8年,2年前又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近因咳嗽、气喘、痰多而前来诊治。刻诊:咳嗽,气喘,痰多,因寒加重,痰略黄且咳之不爽,胸满,头晕乏力,面色不荣,舌红,苔薄略黄,脉浮略弱。辨为寒饮郁肺夹热证。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味:麻黄10g,白芍10g,细辛10g,干姜10g,炙甘草10g,桂枝10g,五味子12g,半夏12g,石膏12g,葶苈子18g,黄芪15g,浙贝母10g,瓜蒌24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咳嗽、气喘、痰多好转。续服前方50余剂,诸证得以控制。为了巩固疗效,复以前方变汤剂为丸剂,每日服3次,每次6g,以控制病证复发。随访1年,一切尚好。

诊治提示:根据咳嗽因受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胸满辨为浊饮壅滞,又因痰略黄、舌红辨为寒夹郁热。以此选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温肺化饮兼清郁热,加葶苈子清泻肺热,黄芪补益肺气,浙贝母、瓜蒌清肺化痰、降肺止逆。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得治疗效果。

【方证研究】 寒郁肺而上扰,则咳嗽、气喘;寒痰郁结而壅滞,则胸胀闷塞;痰气内扰,上扰心神,则烦躁;寒痰内盛而上溢,则痰多;或阳郁而化热,热灼津液而为痰,则痰夹黄或稠,咳痰不利;郁热伤津,则口干,或不欲饮水;痰阻肺气,则呼吸不利;舌淡,苔白滑或黄白相兼而燥,脉浮或沉紧,均为寒饮郁肺夹热喘逆之征。其治当温肺兼清,化饮平喘。方中麻黄宣肺化饮,平喘止咳降逆;桂枝通阳化气,化饮降逆;细辛散寒温肺化饮;干姜醒脾温肺化饮;五味子收敛肺气;芍药引阳药入阴而化饮;半夏醒脾燥湿,降肺化饮;石膏既清泻郁热,又防止温燥太过伤阴;甘草入肺而益气祛邪,入脾胃而培土生金。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过敏、抗炎、抗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使用禁忌】 肺热证、肺阴虚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