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丸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运用半夏麻黄丸,必须对麻黄主治病证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即麻黄既是治疗表证的重要药,又是治疗肺病证的重要药,还是治疗心病证、脾胃病证、肾病证的重要药。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其治当温阳化饮,通阳止悸。方中半夏醒脾化饮,宣畅心气,降逆化痰;麻黄利水化饮,宣发阳气,温宣心气。

【歌诀】 

半夏麻黄能化饮,饮邪凌心证心悸,

亦主脾胃饮逆证,温阳通阳能止逆。

【方药】 半夏、麻黄等份。

【用法】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功效】 温阳化饮,通阳止悸。

【学用导读】 运用半夏麻黄丸,必须对麻黄主治病证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即麻黄既是治疗表证的重要药,又是治疗肺病证的重要药,还是治疗心病证、脾胃病证、肾病证的重要药。

【中医辨证】

1.饮邪凌心证 心悸或怔忡,胸闷或胸满,舌淡,苔薄滑,脉沉或滑。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饮邪凌心证的基础方,以治疗脾胃饮逆证(心下痞闷或胀痛,胃脘悸动不安,按之则舒,舌淡,苔薄白,脉滑)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饮邪凌心,浊气内扰,或脾胃气机不畅,水气内生而浸淫,以此而演变为饮邪肆虐病理病证。

4.审证要点 心悸、或怔忡或心下痞闷、胸闷、舌质淡、苔腻或滑、脉滑或弦。

5.随证加减用药 若心悸明显者,加茯苓、桂枝,以温阳化饮安神;若头晕者,加泽泻、白术,以渗湿利湿;若胃脘痞闷者,加厚朴、紫苏叶,以行气下气。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贲门痉挛、幽门水肿、急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

【方证研究】 饮气凌心,心神不得所主,则心悸或怔忡;饮阻胸中气机,则胸闷或胸满;舌淡,苔薄而滑,脉沉或滑,均为饮邪凌心之征。其治当温阳化饮,通阳止悸。方中半夏醒脾化饮,宣畅心气,降逆化痰;麻黄利水化饮,宣发阳气,温宣心气。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抗炎、抗菌、强心、改善微循环、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使用禁忌】 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