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栀子生姜豉汤中生姜既能治寒证呕吐,又能治热证呕吐,为治呕之圣药。方用栀子生姜豉汤加味:栀子14g,香豉10g,生姜15g,黄连12g,吴茱萸3g,牡蛎24g,海螵蛸24g。方药相互为用,以治烧心、反酸。

【歌诀】 

呕以栀子生姜豉,主治郁热夹呕逆。

【方药】 栀子擘,十四个(14g),香豉绵裹,四合(10g),生姜五两(15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 清宣郁热,降逆和胃。

【学用导读】 栀子生姜豉汤中生姜既能治寒证呕吐,又能治热证呕吐,为治呕之圣药。若治热证呕吐,必用清热药为主。

【中医辨证】

1.热扰胸膈证 伴有胃气上逆者或阳明热郁证伴有胃气上逆者。

2.用方思路 本方既是主治热扰胸膈气逆证的基础方,又是治疗阳明热郁气逆证的基础方。

3.病变证机 邪热侵袭内扰,壅滞胃气而上逆,以致热扰热郁气逆。

4.审证要点 心烦,或心中懊?、恶心呕吐、口苦、苔薄黄、脉数。

5.随证加减用药 若呕吐甚者,加竹茹、陈皮,以降逆止呕;若郁热明显者,加柴胡、黄芩,以清透郁热;若胃痛者,加黄连、白芍,以清热缓急止痛。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食管炎、急性胃炎、胆囊炎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牙龈出血等。

【医案助读】 封某,男,37岁。半年前因胃癌经手术治疗后,胃中烧心反酸明显,几经治疗,症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近因症状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烧心,反酸,胃中不舒,胸中烦热,舌红,苔薄黄,脉沉。辨为热扰胸脘证。方用栀子生姜豉汤加味:栀子14g,香豉10g,生姜15g,黄连12g,吴茱萸3g,牡蛎24g,海螵蛸24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烧心反酸减轻。续服前方12剂。三诊:诸证基本消除。复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日服3次,每次10g,以巩固治疗效果。

诊治提示:根据烧心、胸中烦热符合张仲景论栀子生姜豉汤主治“心中懊?”,以此选用栀子生姜豉汤清宣郁热降逆,加黄连清郁热、制胃酸,吴茱萸辛散透热兼制苦寒药伤阳,牡蛎、海螵蛸益阴制酸。方药相互为用,以治烧心、反酸。

【方证研究】 热扰心胸,则心烦或心中懊?、卧起不安;郁热既扰于心又与心气相结,则胸中窒或胸中结痛;郁热困扰胃气,浊气上逆,则呕吐;舌红,苔黄,脉数,均为热扰胸膈气逆之征。其治当清宣郁热,降逆和胃。方中栀子清透郁热,解郁除烦,泻上焦之热从小便而去;香豉气味清轻,宣散郁热从表而散;生姜和胃降逆,兼防止苦寒伤中。

现代药理学研究: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解热、保肝、利胆、镇痛等作用。

【使用禁忌】 胃寒证、瘀血证、痰湿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