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橘皮竹茹汤人参,甘草大枣与生姜,
脾胃气虚夹热哕,补虚和胃逆能降。
【方药】 橘皮二升(48g),竹茹二升(48g),大枣三十枚,人参一两(3g),生姜半斤(24g),甘草五两(15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补虚清热,和胃降逆。
【学用导读】 橘皮竹茹汤主治病变证机是以虚为主,以热为次,方药重用橘皮、竹茹、大枣,若忽视这三味药的用量,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
1.虚热呃逆证 呃声低沉无力,气不接续,或脘腹疼痛,饮食不振,面色不荣,四肢倦怠,乏力,神疲,舌红,苔黄白相兼,脉虚弱。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虚热呃逆证的基础方,以主治肝胃气逆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胃气虚弱,郁热内扰,胃气上逆,以致虚热呃逆。
4.审证要点 以呃逆不止、舌红、苔薄黄、脉虚弱为用方审证要点。
5.随证加减用药 若气滞者,加青皮、厚朴,以行气化滞;若气逆者,加半夏、枳实,以降逆理气;若胃热明显者,加黄连、黄芩,以清泻胃热;若泛酸明显者,加牡蛎、海螵蛸,以制酸止逆。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碱性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水肿、幽门不全梗阻、妊娠呕吐、术后胃倾倒综合征、急慢性胃炎、肝炎引起的呕吐、膈肌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还可治疗肾功能衰竭,肺气肿等。
【医案助读】 陶某,男,42岁。3年前因胃中不适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胃中嘈杂,浊气上冲于咽,时有胃痛,吐酸,口苦,胸中烦热,饮食不佳,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沉略弱。辨为虚热上逆证。方用橘皮竹茹汤加味:橘皮50g,竹茹50g,大枣30枚,红参3g,生姜24g,生甘草15g,黄连15g,牡蛎30g,代赭石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胃中嘈杂及吐酸好转。续服前方20余剂,诸证悉除。
诊治提示:根据胃中嘈杂,浊气上冲于咽辨为虚热气逆,再根据口苦辨为热,又因乏力辨为气虚,以此选用橘皮竹茹汤清胃降逆,加黄连清胃降逆,牡蛎制酸降逆,代赭石清泻重镇降逆。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方证研究】 胃气虚弱而生热,虚热上冲,则呃声低沉无力、气不接续;热灼脉络,经气郁滞不通,则脘腹疼痛;胃气不降,则饮食不振;脾胃虚弱,生化气血不足,则面色不荣、四肢倦怠、乏力、神疲;舌红,苔黄,脉虚弱均为虚热之征。其治当补虚清热,和胃降逆。方中橘皮行气化滞,和胃降逆。竹茹清热和胃,降泄浊气;人参补益脾胃,和畅中气;生姜降逆醒脾和胃;大枣、甘草益气补中,调理脾胃。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增加心肌收缩力、抗休克、抗炎、抗过敏、祛痰、平喘、保肝、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使用禁忌】 脾胃寒湿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