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栀子大黄枳实豉,酒毒湿热黄疸治,
肝胆湿热气滞证,清热利湿功效持。
【方药】 栀子十四枚(14g),大黄一两(3g),枳实五枚(5g),豉一升(24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效】 清肝利胆,理气退黄。
【学用导读】 运用栀子大黄汤最好与茵陈蒿汤合并应用,若夹气虚,可与四君子汤合方治疗。
【中医辨证】
1.酒毒湿热黄疸证 胁痛(即肝区疼痛),腹胀,脘闷,不欲食,胃中热痛,心中懊?,头晕,目眩,身、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
2.用方思路 本方既是主治酒毒湿热黄疸证的基础方,又是治疗湿热气滞黄疸证(身、目、小便黄,腹胀,小便短少,大便干,发热,无汗或头汗出,胃脘热痛,不欲食,舌红,苔黄,脉弦数)的基础方。
3.病变证机 湿热蕴结,气机壅滞,湿热熏蒸,以致酒毒湿热证。
4.审证要点 身目黄、头晕目眩、腹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5.随证加减用药 若黄疸明显者,加茵陈、滑石,以利湿清热;若食少者,加生麦芽、莱菔子,以消食下气;若酒毒者,加葛根、绿豆,以清解酒毒。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急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胆囊炎等,还可辅助治疗猩红热、支原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医案助读】 彭某,男,59岁。3年前因饮酒过度而引起酒精中毒性肝炎,曾住院治疗20余天,可出院后几次做B超,均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复查肝功:谷丙转氨酶140U/L,谷草转氨酶110U/L。刻诊:胁痛,腹胀,饮食不佳,头晕目眩,肢体困倦,乏力,舌红,苔厚黄腻,脉沉略弱。辨为湿热蕴结夹气虚。方用栀子大黄汤加味:栀子15g,大黄3g,枳实5g,淡豆豉24g,红参6g,白术15g,茯苓15g,绿豆30g,生甘草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胁痛,腹胀减轻。续服前方20余剂,谷丙、谷草转氨酶降至40U/L以下。为了巩固疗效,又服前方20余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为了取得远期治疗目的,病人少饮酒或不饮酒是取得疗效的根本保证。
诊治提示:根据胁痛,腹胀辨病变部位在肝,再根据舌红、苔黄腻辨为湿热,又因肢体困倦,乏力辨为气虚,以此用栀子大黄汤清泄湿热,加红参、白术益气健脾,茯苓渗利湿浊,绿豆清热解毒。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方证研究】 湿热蕴结,肝气郁滞,经脉不利,则胁痛;湿热壅滞气机,则腹胀;湿热肆虐,胃气不降,则脘闷不欲食;湿热灼损脉络,则胃中热痛;湿热熏蒸于心,则心中懊鯲;湿热上冲于头,则头晕目眩;湿热熏蒸,黄色外溢,则身、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之征。其治当清肝利胆,理气退黄。方中栀子清泻湿热或使酒毒之邪尽从小便而去,使邪有退路;大黄清泄湿热或使酒毒之邪从大便而去;枳实破气行滞,使湿热或酒毒之邪不得留结而溃散;淡豆豉轻清宣散,行气消满。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保肝利胆、降血脂、抗突变、解除肠胃道平滑肌痉挛、增强肠胃推进功能、抗炎、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
【使用禁忌】 寒湿黄疸证、气血虚黄疸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