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是用客观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过程,是康复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的收集、量化、分析以及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全过程。它是康复目标得以实现和康复治疗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确定康复目标既要充分发挥挖掘患者的潜能,又要有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可能,所以准确客观地进行康复评定就显得很重要。
(一)定义
康复评定是指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又称功能评定。Granger(1996)对功能评定的解释是“描述个体能力及其是否受限的一种方法,其范畴是测量个体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休闲娱乐、职业、社会活动及其他行为活动中应用不同技巧的能力”。因此,康复评定至少应包括躯体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心理精神功能及社会适应性等4个方面。
(二)目的
康复医师对患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等缺乏正确的评定,则无法制订出正确的康复治疗计划,难以使患者得到理想的功能恢复,所以康复评定是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其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功能障碍的性质 寻找可能存在的引起功能障碍的器官组织缺陷,如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脊髓膜膨出,先天性心脏病等),后天性疾病(如脑性瘫痪,脑卒中等)或继发性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引起的肢体挛缩、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活动减少引起的肌肉萎缩等)。
2.确定功能障碍的范围 明确躯体、言语、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中哪些功能受到限制,以便选择针对性评定方法及量表。
3.确定功能障碍的程度 预测对患者本人及家庭近期、远期的影响。
4.确定康复目标与治疗方案 经过康复评定,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和康复要求,制订适宜的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由于患者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其康复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康复治疗方案因人而异。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要再次评定,以了解治疗效果(有效或无效),并根据再次评定结果,制订或修改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继续治疗,然后再评定,再治疗,直至达到既定的康复目标。
5.疗效评定和预后判断 依据初期和中期评定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而且对患者将来的功能结局做出比较客观、合理的预测,以便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期望过低或过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