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Cell Research如何破解这个困境
程 磊 李党生
(Cell Research编辑部上海200031)
作者简介:程磊,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CR编辑部主任;
李党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CR常务副主编
摘 要:如何吸引优秀稿源是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办刊人的难题。Cell Research近年来异军突起,最新影响因子更是突破10,成为中国的少数一流国际性期刊之一。本文总结了Cell Research通过先提升期刊影响力,再吸引好文章,然后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从而使期刊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办刊实践,为国内期刊进入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行列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阳光大道”。
关键词:Cell Research;影响力;专刊综述;原创论文;国际宣传
2013年6月20日美国汤森路透社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2012年度SCI期刊引证报告,Cell Research(CR)最新影响因子(IF)是10.526。从2008年到2009年,CR影响因子由4.535跃升至8.151,实现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更是实现了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IF)突破10(10.216)的历史纪录,在SCI收录的169种发表原创论文的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4位,超过了EMBO J和PNAS,标志着CR终于确立了在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中权威期刊的地位。CR近年来持续快速的发展,开辟了一条“从士兵到元帅”的办刊之路,引起了很多同行的关注,希望我们能够总结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经验供大家借鉴。我们认为有一个问题确实值得认真探讨,即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对于做期刊的人来说,就是先把期刊办好还是先发好文章?乍听起来不可思议,办好期刊不就是发好文章吗?但是这确实是办刊人碰到的两难问题,而且貌似无解!期刊好了好文章才愿意来,发好文章期刊自然就会好。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当你的手头只有一本很一般的期刊,甚至可以说是一本处在中下游的刊物,影响力微乎其微,如何办好?期刊没有影响力就争取不到好的稿源,争取不到好的稿源期刊就更加没有影响力,期刊发展总是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之中。于是出现了很多破解之法:一类是呼吁加行政手段,要求科学家支持国货,这就如同抵制日货一样难以持久;另一类方法则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提升影响因子,结果当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鉴于CR目前已经确立了其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内一线期刊的地位,本文着重讨论一下该刊是如何成功爬坡并破解这个期刊界难题的。
CR于2002年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此后4年一直在2左右徘徊,期刊发展陷入瓶颈,学术质量停滞不前。这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内只能算是数量众多的下游期刊之一,如何突围变成了摆在CR面前最大的问题。问题又回到了刚才谈到的两难困境上:先把期刊办好,还是先发好文章?CR采用的方法是先把期刊办好,即先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再吸引好文章,然后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从而使期刊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1 国际化出版发行,提升期刊影响力
2006年之前,受制于体制、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CR一直是“作坊式”运作。宣传主要依靠编委,国际影响非常小。期刊要发展,首先要提升影响力,要让科学家知道CR。2006年1月起,CR选择与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1ishing Group,NPG)签约合作。之所以选择和NPG合作,一是因为NPG是致力于为科学和医药界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专业机构,他们在期刊出版发行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使CR可以同NPG系列期刊一起参与到国际主要学术会议的推广活动中;二是因为NPG的旗舰期刊Nature乃当今世界上引用率最高的多学科周刊,同时,NPG旗下还拥有其他一系列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杂志,这是其他出版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这样的国际顶尖出版集团合作,类似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最快地扩大期刊在全球的影响,扩大论文在全球的传播,提高论文的下载和利用率。借助nature.com网络平台优势,该项合作极大提高了CR的论文传播效力,明显提升了CR的国际影响力。比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都订阅了电子版CR[1]。
2 组织发表权威专刊综述
期刊加入国际出版发行集团,就如同商品进入大超市一样,能增加曝光率,但不能保证卖出去,更谈不上卖得好不好了。对于刚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国期刊而言,要想吸引读者的目光,借助“明星代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组织发表权威专刊综述。我们这里所说的权威专刊综述,指的是在某一领域内颇有学术地位和声望的科学家写的综述,而非一般教授执笔。为什么只能组织综述呢?为什么不直接约原创论文呢?这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直接约优秀原创论文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生物学科来说,一篇好的原创论文花费作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常常是反映了5年左右的研究工作,涉及论文的学生也不只一届,这样的论文通常都会力求发表在水平相当的期刊上,一般是不会“下嫁”的。而综述则相对容易一些,不涉及原始数据,撰写时间通常在几个月左右。期刊通过约写权威综述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也是国际通行的惯例。通常在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上基本上看不到好的原创论文,但却能看到“大牛”们写的综述。这些综述确实能博得眼球,而且能实实在在的带来引用。组织发表权威专刊综述可谓一举两得,既提升期刊影响力,也提升期刊影响因子。CR曾经刊载过不少高水平的综述专刊,比如2008年DNA修复专刊,2009年TGF-β专刊,2011年NF-κB专刊及表观遗传学专刊等,其中不乏“大牛”们贡献的综述,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Jac A.Nicko1off[2],美国凯特琳癌症中心的Joan Massagué[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Michae1 J.Lenardo[4],日本东京大学的Yoshihiro Kawaoka[5],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Michae1 Karin[6],英国剑桥大学的Tony Kouzarides[7],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Me1anie H.Cobb[8],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George Q.Da1ey[9]等。这些都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撰写的综述在CR历年下载排行中都位于前十。有这些专家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对提升CR影响力起了不容小视的作用。
3 吸引优秀原创论文
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就是将期刊办好。因为大多数期刊都和CR一样,是以发表原创论文为主的研究性期刊,并非是综述性刊物。因此,提升期刊水平,归根结底就是要提升期刊原创论文的水平。正如之前所述,原创论文通常都会发表在水平相当的期刊上,期刊水平比较直接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影响因子。因此,要想吸引好的原创论文,必须首先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CR通过国际出版发行提高了期刊的知名度,让科学家们知道了CR这个刊物;然后通过综述专刊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为吸引好的原创论文做了坚实的铺垫。接下来,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CR在2左右徘徊了好几年,这期间所发表的文章水平基本也就在1~2之间。如果要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就必须发表学术水平明显高于期刊水平的文章,否则只能是原地踏步。简言之,2分的刊要吸引3分、4分,甚至是5分的文章。怎么吸引?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期刊而言无非就是快审快发。当今世界科研竞争日趋白热化,抢占首发权成了科学家非常在意的问题;再加上如今文章均以网络发表为先,所以,谁能在网上抢先发表谁就抢占了先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发表甚至比在哪儿发表更重要。正因为如此,很多相当不错的文章由于新意被别人抢先而被国际权威期刊退稿。这给我们这些后发的刊物一个很好的契机,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期刊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贻误了稿件处理,这时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很有可能把这部分稿件争取过来。比如2007 年2月7日,CR在线出版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陈正军课题组的原创论文[10]。该文章是一篇相当于Molecular Cell水平的文章,但因在国外期刊的审稿中受到不公正评估,所以未能得以发表。CR常务副主编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就主动和陈正军研究员联系,将这篇非常优秀的研究论文争取到CR,同时还将这篇文章推荐到国际知名期刊Cell[11]和Nature Cell Biology[12]上进行点评。由于这篇文章的示范作用,CR此后陆续发表了很多高水平的原创论文。通过这种方式,CR慢慢在科学家中树立了威信,很多专家都慕名而来,将他们存在激烈竞争的好文章及新意刚被业界名刊抢发掉的好文章转投到CR来。比如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向Nature投了一篇论文,由于研究结果“太新”而不被认可,最终文章被编辑退回。担心“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张教授立刻转投CR。CR常务副主编安排这篇论文走“绿色通道”,找专家加急审稿并以最快速度在线发表[13]。发表后迅速引起数十家国际媒体的关注,包括美国的American Scientist,The Scientist,Discover Magazine,澳大利亚的Popular Science等,同时还引起众多博客的评论。这已不是张教授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现在他已成为CR的老朋友了[14,15];又如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一篇文章投Nature,由于一个审稿专家不同意而被退稿。他直接联系CR常务副主编陈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CR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审稿、修改和复审的流程,论文接受3周后上网[16],发表后得到国际知名专家点评[17]。这表明,中国科学家的优秀论文如果能够在合适的平台上发表,同样会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这对推进中国科研在全世界的地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再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张毅教授的一篇文章由于被别人抢先发表而转投CR,从而得到快速发表[18]。此后张毅教授成了CR的编委,并推荐了6位海外知名科学家加盟CR编委会,并帮助CR组织了2011年一期非常成功的表观遗传学专刊,此后还陆续在CR上发表了不少优秀原创论文[19-21]。如今在CR上这样的作者已经越来越多,这些作者可以说是CR的中坚力量,对于提升CR原创论文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更好地吸引优秀原创论文,CR还设置了Research High1ight(亮点点评)栏目。该栏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评论CR发表的优秀原创论文,从而更好地推广这些优秀论文,吸引读者,宣传期刊。比如CR为奥地利作者Maria Wa1dhoer发表的文章[22]在同期配发了点评文章[23];为日本作者Eishou Matsuda发表的文章[24]在同期配发了点评文章[25];为韩国作者Sangtaek Oh发表的文章[26]在同期配发了点评文章[27];甚至连美国作者Lu Chen发表的简报[28]也得到了点评[29]。目前,该栏目已成为CR吸引优质稿源的特色之一。
4 大力推进国际宣传
CR最近3年的影响因子稳定在了8以上,2012年突破10。仅从分数上来看,CR已经达到了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刊EMBO J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层次,但若分析一下发表文章的作者构成,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在CR上发表的文章中国内外作者大致各占一半,海外作者之中还有一部分是华人,这说明其在欧美科学团体中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自2012年起,CR陆续在国际著名的生物医学系列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Keystone Symposia、美国细胞生物学年会上进行宣传,同时针对热门研究领域的权威会议进行宣传,比如国际干细胞协会的年会及国际RNA协会的年会等。这些宣传,将极大地拓展CR在国际科学团体尤其是欧美科学家中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欧美科学家的优秀稿件。
CR通过和国际知名出版社合作提高期刊知名度,通过组织权威专刊综述提升期刊影响,继而进一步吸引优秀原创论文,再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期刊影响力的方式使得期刊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终于无可争辩地确立了其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中一线期刊的地位,破解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难题。对于国内希望提升期刊学术水平、打入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同行来说,这是一条值得借鉴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程磊,张爱兰,李党生.国际化视角——Cell 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72-675.
[2]Shrivastav M,De Haro LP,Nicko1off JA.Regu1ation of DNA doub1e-strand break repair pathway choice[J].Cell Res.,2008,18(1):134-147.
[3]Padua D,Massagué J.Ro1es of TGFbeta in metastasis[J].Cell Res.,2009,19(1):89-102.
[4]Wan F,Lenardo MJ.The nuc1ear signa1ing of NF-kappaB:current know1edge,new insights,and future perspectives[J].Cell Res.,2010,20(1):24-33.
[5]Neumann G,Chen H,Gao GF,Shu Y,Kawaoka Y.H5N1 inf1uenza viruses:outbreaks and bio1ogica1 properties[J].Cell Res.,2010,20(1):51-61.
[6]He G,Karin M.NF-κB and STAT3-key p1ayers in 1iver inf1ammation and cancer[J].Cell Res.,2011,21(1):159-168.
[7]Bannister AJ,Kouzarides T.Regu1ation of chromatin by histone modifications[J].Cell Res.,2011,21(3):381-395.
[8]Osborne JK,Zaganjor E,Cobb MH.Signa1 contro1 through Raf:in sickness and in hea1th[J].Cell Res.,2012,22(1):14-22.
[9]Morris SA,Da1ey GQ.A b1ueprint for engineering ce11 fate:current techno1ogies to reprogram ce11 identity[J].Cell Res.,2013,23(1):33-48.
[10]Fang L,Wang Y,Du D,et al.Ce11 po1arity protein Par3 comp1exes with DNA-PK via Ku70 and regu1ates DNA doub1e-strand break repair[J].Cell Res.,2007,17(2):100-116.
[11]Kruger RP.A po1arity protein says give me a DNA break[J].Cell,2007,128(3):419.
[12]Lees-Mi11er SP.The doub1e(strand break)1ife of Par-3[J].Nat Cell Biol.,2007,9(4):363-365.
[13]Zhang L,Hou D,Chen X,et al.Exogenous p1ant MIR168a specifica11y targets mamma1ian LDLRAP1:evidence of cross-kingdom regu1ation by microRNA[J].Cell Res.,2012,22(1):107-126.
[14]Chen X,Ba Y,Ma L,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RNAs in serum:a nove1 c1ass of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of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J].Cell Res.,2008,18(10):997-1006.
[15]Chen X,Gao C,Li H,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RNAs in raw mi1k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1actation,commercia1 f1uid,and powdered mi1k products[J].Cell Res.,2010,20(10):1128-1137.
[16]Huang W,Choi W,Hu W,et al.Crysta1 structure and biochemica1 ana1yses revea1 Bec1in 1 as a nove1 membrane binding protein[J].Cell Res.,2012,22(3):473-489.
[17]Huang W,Choi W,Hu W,et al.Crysta1 structure and biochemica1 ana1yses revea1 Bec1in 1 as a nove1 membrane binding protein[J].Cell Res.,2012,22(3):473-489.
[18]Wu SC,Ka11in EM,Zhang Y.Ro1e of H3K27 methy1ation in the regu1ation of 1ncRNA expression[J].Cell Res.,2010,20(10):1109-1116.
[19]Inoue A,Shen L,Dai Q,He C,Zhang Y.Generation and rep1ication-dependent di1ution of 5fC and 5caC during mouse preimp1antation deve1opment[J].Cell Res.,2011 Dec,21(12):1670-1676.
[20]Inoue A,Matoba S,Zhang Y.Transcriptiona1 activation of transposab1e e1ements in mouse zygotes is independent of ret3-mediated 5-methy1cytosine oxidation[J].Cell Res.,2012,22(12):1640-1649.
[21]Jiang W,Wang J,Zhang Y.Histone H3K27me3 demethy1ases KDM6A and KDM6B modu1ate definitive endoderm differentiation from human ESCs by regu1ating WNT signa1ing pathway[J].Cell Res.,2013,23(1):122-130.
[22]Ba1enga NA,Af1aki E,Karg1 J,et al.GPR55 regu1ates cannabinoid 2 receptor-mediated responses in human neutrophi1s[J].Cell Res.,2011,21(10):1452-1469.
[23]Irving A.New b1ood brothers:the GPR55 and CB2 partnership[J].Cell Res.,2011,21(10):1391-1392.
[24]Oikawa Y,Omori R,Nishii T,et al.The methy1-CpG-binding protein CIBZ suppresses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by direct1y inhibiting myogenin expression[J].Cell Res.,2011,21(11):1578-1590.
[25]Reddington JP,Meehan RR.Putting musc1e in DNA methy1ation[J].Cell Res.,2011,21(11):1531-1533.
[26]Gwak J,Hwang SG,Park HS,et al.Sma11 mo1ecu1e-based disruption of the Axin/β-catenin protein comp1ex regu1ates mesenchyma1 stem ce11 differentiation[J].Cell Res.,2012,22(1):237-247.
[27]De Sousa E Me1o F,Medema JP.Axing Wnt signa1s[J].Cell Res.,2012,22(1):9-11.
[28]Yuen D,Wu X,Kwan AC,et al.Live imaging of new1y formed 1ymphatic vesse1s in the cornea[J].Cell Res.,2011,21(12):1745-1749.
[29]Prou1x Sr,Detmar M.Watching 1ymphatic vesse1s grow by making them g1ow[J].Cell Res.,2012,22(1):1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