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末端回肠炎的命名

末端回肠炎的命名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后有人报道77例急性末端回肠炎开腹后的情况,并与急性阑尾炎进行了比较,认为急性末端回肠炎的病程比阑尾炎稍长,腹泻或便秘更多见,呕吐较少见,虽有右下腹压痛,但反跳痛、肌紧张较少。虽然WHO所属的CTOMS对急性末端回肠炎得出确切的定义,但并未得出慢性末端回肠炎明确的定义,急性末端回肠炎和与之对应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关系如何仍不十分明确。

其实,早在1941年Marind Fid等就对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症进行了研究,将以往命名的滤泡性回肠炎、非硬化性回肠炎、息肉样淋巴增生等统一称之为成人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症,并推测本病可能是肠道对各种刺激包括各种感染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但是缺少急性肠道感染的依据,认为可能与小肠肿瘤相关。但该作者所描述的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症可能是手术下大体形态学所见,而非内镜下所见,因为此时结肠内镜尚未诞生,至于淋巴滤泡增生时炎症是否同时存在、其程度如何、其病理组织学所见均不清楚。

1972年,WHO所属的CTOMS(医学科学肠道委员会)就将末端回肠局限性肠炎命名为急性末端回肠炎,并作为独立的疾病来对待,详细地描述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右下腹压痛,并可能有轻度的反跳痛、肌紧张,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十分相似。以后有人报道77例急性末端回肠炎开腹后的情况,并与急性阑尾炎进行了比较,认为急性末端回肠炎的病程比阑尾炎稍长,腹泻或便秘更多见,呕吐较少见,虽有右下腹压痛,但反跳痛、肌紧张较少。此外,X线钡剂检查有肠黏膜皱襞增粗、变平、消失,呈结节状、息肉样充盈缺损等。虽然WHO所属的CTOMS对急性末端回肠炎得出确切的定义,但并未得出慢性末端回肠炎明确的定义,急性末端回肠炎和与之对应的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关系如何仍不十分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