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肠组织结构

小肠组织结构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回肠是小肠的一部分,肠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在回肠多为若干淋巴小结聚集形成的集合淋巴小结,它们可穿过黏膜肌抵达黏膜下层。十二指肠降部近侧半几乎占据全层,向远端逐渐减少。3.肌层 即小肠壁的外肌层,由彼此呈90°的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行使小肠的运动功能。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回肠是小肠的一部分,肠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突入肠腔,形成环状皱襞。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形成许多的指状突起,称小肠绒毛(intestinal villus)。绒毛表面被覆单层柱状上皮,中轴为固有层。上皮下陷形成单管状腺,称小肠腺(small intestinal gland),又称肠隐窝(intestinal crypt),故小肠腺与绒毛的上皮是连续的,开口于绒毛根部之间(图2-2)。

1.黏膜

(1)上皮层:绒毛和肠腺的上皮由5种细胞组成,即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未分化细胞、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图2-3)。

图2-2 回肠(纵切)

图2-3 回肠腺结构

吸收细胞(absorptive cell):呈高柱状,游离面被覆着密集排列的微绒毛,长约15μm,微绒毛中心有微丝构成轴心,微丝进入胞质顶部与终末网交织在一起。胞质内布满丰富的各种细胞器,尤以粗面内质网、核蛋白体、线粒体和从肠腔内吸收的各种电子密度的包含物质为突出。细胞核位于中部,细胞基底部平整。细胞间由连接复合体相连,顶部由紧密连接将细胞表面黏合在一起。

杯状细胞(goblet cell):分散在吸收细胞之间,分泌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作用。细胞顶部有少许短小的微绒毛,微绒毛内未见微丝。胞质内含大量低电子密度的黏液颗粒,基底部有丰富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

潘氏细胞(Paneth cell):常三五成群地分布于肠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的基部,顶部胞质内含粗大嗜酸性颗粒,内含锌、肽酶和溶菌酶等。

未分化细胞(undifferentiated cell):位于肠腺下半部,分散存在于其他细胞之间,细胞不断地分裂增殖并向上方迁移,以补充绒毛顶端脱落的细胞。

内分泌细胞(basal granular cell):细胞多呈圆锥形或椭圆形,腺细胞间内分泌细胞较少,其体积小,内分泌颗粒位于核下部,靠近基膜。

(2)固有层:由结缔组织构成,为上皮提供机械支持,在细密的结缔组织中除有大量小肠腺外,还有丰富的游走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central lacteal),它的起始部为盲端,向下穿过黏膜肌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丛。中央乳糜管管腔较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故通透性大。吸收细胞释出的乳糜微粒入中央乳糜管输出。此管周围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水溶性物质主要经此入血。绒毛内还有少量来自黏膜肌的平滑肌纤维,可使绒毛收缩,利于物质吸收和淋巴与血液的运行。

固有层中除有大量分散的淋巴细胞外,尚有淋巴小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在回肠多为若干淋巴小结聚集形成的集合淋巴小结,它们可穿过黏膜肌抵达黏膜下层。

(3)黏膜肌层:由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2.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多血管和淋巴管及神经。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有十二指肠腺,即Brunner腺。此局限于黏膜下层,为复管泡状的黏液腺,其导管通过黏膜肌层至小肠腺底部。接近幽门处最大、数目最多。十二指肠降部近侧半几乎占据全层,向远端逐渐减少。

3.肌层 即小肠壁的外肌层,由彼此呈90°的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行使小肠的运动功能。两层之间有肌间神经丛。小肠肌层平滑肌细胞是梭形单细胞,直径2~5μm不等,长约为宽的20倍,与骨骼肌相比,没有横纹肌类似Z线的结构。肠平滑肌细胞具有40~80mV的静息膜电位,通过Na-K-ATP酶来维持其电活动。由于平滑肌对牵拉刺激很敏感,牵拉使细胞容易除极并达到阈电位,平滑肌细胞拉长时就引起收缩,因此肠道具有自动收缩的特性,使肠腔内容物排出。

4.外膜 除十二指肠后壁为纤维膜外,其余均为浆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