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道黏液屏障功能

肠道黏液屏障功能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黏液屏障具有限制肠内细菌黏附肠黏膜上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黏蛋白,由肠道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组成。因此,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对维护肠黏液层屏障功能稳定有重要作用。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杯状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变性,但所分泌的黏液与正常人性状有所不同,这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多有黏液便增多现象,同时还可能是黏液屏障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

黏液屏障具有限制肠内细菌黏附肠黏膜上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黏蛋白,由肠道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组成。含大量水分的黏蛋白呈凝胶样铺垫在肠腔内,同时黏液层中也包含了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黏蛋白是一类糖蛋白,由杯状细胞表达的MUC2,MUC3型黏蛋白是回肠、结肠黏蛋白的主要成分,结肠黏蛋白以MUC2型为主,而MUC3型表达量低;MUC3型主要由小肠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表达。研究表明,黏蛋白碳氢结构特殊,具有与细菌黏附结合的生态位点。黏液蛋白中的结合位点可与肠上皮细胞上的结合位点竞争,以阻止细菌(主要为PPMOs)与肠上皮结合,使细菌处于黏液层,以利于肠蠕动时被清除。研究表明,黏液层为专性厌氧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促进其生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不仅不降解黏蛋白,还可促进肠道黏蛋白分泌,并抑制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对黏液、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研究还表明,乳酸杆菌L.rhamnosus GG可定植到肠上皮细胞上,并诱导肠上皮细胞(HT-29细胞)黏蛋白MUC2,MUC3mRNA表达及分泌黏蛋白,减少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因此,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对维护肠黏液层屏障功能稳定有重要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末端回肠炎时回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吸收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吸收细胞也常被杯状细胞挤压变得不规则,核形状呈长梭形或极不规则,甚至出现畸形,胞质内细胞器比对照者少。线粒体大小很不一致,甚至形成怪异的巨大线粒体。多数线粒体嵴较少,有的线粒体因退变而被溶酶体消化。粗面内质网较少,而游离的核蛋白体丰富。胞质内可见到大小不等的中等电子密度的嗜锇颗粒,有时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在吸收细胞游离面突出的变化是微绒毛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残存的微绒毛多分布于两个细胞交界处,微绒毛内有少数微丝构成轴心。很多微绒毛缩短、变粗或相互融合,有的发生空泡变性或结构模糊不清。细胞之间除顶部有紧密连接外,细胞间隙相对增宽。有趣的是在慢性末端回肠炎黏膜中常见到有的杯状细胞(Ⅱ型黏液分泌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十分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却十分少见,同时也未见到高尔基体形成分泌颗粒的现象;黏液颗粒常位于粗面内质网之间,有的粗面内质网扩张,内含有中等电子密度的黏液物质,进而其表面的核蛋白体脱落,形成黏液分泌颗粒。这种颗粒电子密度较高,都有完整的膜包绕,互不融合,分泌时呈单个逸出。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慢性末端回肠炎患者杯状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变性,但所分泌的黏液与正常人性状有所不同,这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多有黏液便增多现象,同时还可能是黏液屏障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