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道机械屏障功能

肠道机械屏障功能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部分时间回盲括约肌处于紧张性收缩的状态,这有助于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到回肠,这便是回盲瓣抗反流的重要作用。以上事实说明,去除回盲瓣虽然可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分布,但末端回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已有炎症性损害。同时,回盲部的抗反流机制中,不光有回盲瓣的屏障作用,末端回肠黏膜的清除功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可能是肠道机械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肠末端肠液流量少、蠕动减慢,细菌数逐渐增加到105~108/ml,主要为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类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等。在结肠,细菌数明显增加(109~1012/ml),主要为厌氧的双歧杆菌、类杆菌、乳酸杆菌,而潜在的致病性梭状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很少。作者以前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实,正常情况下回盲瓣内、外的细菌学有显著的差别。研究显示,正常人回肠末端和盲升结肠部位的细菌学种类或数量不一致;细菌的变化主要是厌氧菌群,需氧菌群的变化很少或没有变化;有益菌群多,而其他菌群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回盲括约肌具有活瓣样作用,将回肠末端与结肠分开有关。根据临床观察和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证实回盲瓣具有使小肠内食糜和残渣充分停留在小肠内,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同时,其可防止结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使小肠内细菌数量明显低于结肠。若缺失回盲瓣,则小肠内细菌大量增加,有可能导致胆盐不能被结合,这种不结合胆盐促进肠腔内液体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渗出性腹泻和胆盐库消耗,最终引起吸收不良,造成一定程度的肠道生理功能紊乱。

正常情况下回盲瓣括约肌由环行肌增厚而成,长约4cm,根据Kelly等测定人体回盲括约肌的腹内压、静止压力大约是2.7kPa(20mmHg)。回盲瓣括约肌与回肠末端的运动之间有协调关系,当回肠末端内容物达到一定量时,刺激壁内神经丛引起多数肠管的蠕动,当蠕动波到达括约肌时,有规律地舒张,方将回肠内容物排入盲肠中去。大部分时间回盲括约肌处于紧张性收缩的状态,这有助于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到回肠,这便是回盲瓣抗反流的重要作用。

但是,光有回盲瓣的作用可能还不够。为了证实以上观点作者进行了实验研究,我们对SD大鼠进行回肠一盲肠侧侧吻合术,去除回盲瓣的作用,造成结肠-回肠的反流,检测术前、术后回盲瓣远侧和近侧细菌学、组织学变化。结果发现,实验前回肠末端的细菌数极少,而盲肠内细菌数相当丰富(P<0.001)。实验后回肠末端和盲肠的细菌数与实验前回肠末端及盲肠内细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由此说明,术前、术后回肠末端、盲肠内细菌数目、种类无明显变化。术前、术后回肠末端和盲肠全层肠组织,光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浸润计数(连续100个上皮细胞间的淋巴细胞数目),实验组淋巴细胞的浸润分布在黏膜、黏膜下层及上皮间淋巴细胞。结果发现:①术前回肠末端黏膜较盲肠有更多的淋巴细胞浸润,术后回肠末端上皮间淋巴细胞更多(P<0.01),而对照组虽然黏膜及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但与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术后回肠末端的损伤指数较盲肠损伤指数大,术后回肠末端损害主要在黏膜及黏膜下层,很少累及肌层和浆膜层。③距离吻合口越近损伤越严重,但肌层、浆膜无明显变化。同样,郎诗民等通过对因回盲区病变切除后重建回盲瓣的实验研究,观察到实验组动物在术后1~2周排出成形大便,术后6周体重开始回升。钡剂灌肠反向压力可达10.66kPa(80mmHg),而无反流现象出现。实验组末端回肠菌落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以上事实说明,去除回盲瓣虽然可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分布,但末端回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已有炎症性损害。同时,回盲部的抗反流机制中,不光有回盲瓣的屏障作用,末端回肠黏膜的清除功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它可能是肠道机械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