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敏性学说

过敏性学说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末端回肠炎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食物过敏在慢性回肠炎的发病因素中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急性或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内镜下改变不容易区分,主要根据病史和病程来决定。研究发现,父母一方患过敏性胃肠炎则子女患病率为30%,双亲均患本病则子女患病率为60%。③肠道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炎症是过敏性肠炎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胃肠道对摄入的食物可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胃肠道的某些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称之为嗜酸性胃肠炎,累及回肠黏膜时称之为嗜酸性回肠炎。多表现为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相应的症状,常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于氏报道7例嗜酸细胞性回肠炎,回肠黏膜活检均有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同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另有研究结果表明慢性回肠炎发病因素中,感染占54例(49.0%),非特异性炎症69例(44.5%),食物过敏7例(4.5%)。可见末端回肠炎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食物过敏在慢性回肠炎的发病因素中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的资料显示该病的病理学特点中发现,①上皮损害,形成糜烂、溃疡、出血、息肉或黏膜变薄、萎缩、绒毛结构不清或消失。与此同时,急性或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内镜下改变不容易区分,主要根据病史和病程来决定。②淋巴滤泡增殖,以浅表型、增殖型较甚,而萎缩淋巴滤泡则可能退化或消失,以浅表型较常见,肠黏膜肿胀、斑点状充血和出血较多见,且少部分病例有肠鞭虫存在。③黏膜腺体明显减少或消失,以浅表型、萎缩型较为显著。④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特别是有部分病例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电镜的改变亦与光镜相一致。可见,过敏因素可能是末端回肠炎的发病的原因之一,但可能不是主要的或常见的原因。

另有资料结果表明,过敏性肠炎的肉眼观可见正常或非特异性胃肠黏膜肿胀、斑点状充血和出血。镜下可见小肠黏膜绒毛变少变短,绒毛上皮细胞高度变低,部分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和固有膜内炎性细胞,尤其是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增多,伴结缔组织水肿,延迟相时还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绒毛上半部分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变短、稀疏,其顶端弯曲,上皮细胞内溶酶体增多,线粒体肿胀以及线粒体嵴破坏,高尔基体活跃。结缔组织水肿,细胞分隔,浆细胞活跃,肥大细胞常呈簇状,有明显的脱颗粒改变,少数在黏膜上皮下层的组织中有IgG和补体C3局部沉积。不过,在以上所描述的过敏性肠炎的病理学改变中并没有嗜酸性细胞的浸润,与嗜酸细胞性回肠炎所描述的病理学略有差别,这种差别的原因不十分清楚。

以往认为,食物过敏原与过敏的回肠组织接触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炎性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类血管活性物质所致。近来,人们从胃肠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整合调节的角度对过敏性肠病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食物过敏原 每个人平均一生中大约要消耗100吨左右的食物,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抗原物质,不断呈递给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因而临床上过敏性胃肠炎较为常见。理论上任何食物蛋白均可作为过敏原,但通过食物激发试验发现最常见的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有奶类、蛋类、花生、豆类、蔬菜水果及其他杂食。而婴幼儿主要食物来源于母乳、豆类蛋白和牛奶类食品以及从中摄取的成分食品。这些具有致敏作用的食物有以下特点:①多为水溶性糖蛋白;②分子质量为10~65ku;③大多数对热和酸较为稳定。比如,牛乳中至少含有20种抗原蛋白成分,其中β-乳球蛋白被认为是最活跃的抗原成分,对热和酸较稳定。

2.发病机制 食物过敏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其根本原因是变态反应所致。人体肠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黏膜屏障系统可以限制完整的蛋白质抗原侵入,直接或间接地减轻对食物蛋白的免疫反应。一旦抗原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就启动了黏膜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随之这些抗体分泌入肠道,与肠腔的抗原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阻止抗原进一步吸收。人类肠黏膜的免疫细胞可产生5种免疫球蛋白,成人以产生IgA的细胞占优势,其次依次为IgM,IgG,IgD和IgE。当IgA和少量IgM分泌入肠液时,每一个分子与一个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相连,它既可以帮助免疫球蛋白穿过上皮细胞进入肠腔,又可防止免疫球蛋白被水解。当上述消化、吸收过程及黏膜免疫异常时,就可能发生过敏性肠炎。

(1)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任何影响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的因素均可增加胃肠黏膜通透性,导致黏膜不能充分发挥其免疫监视功能,其结局是未消化的食物大分子抗原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过敏性肠炎。而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的因素主要有3个。①胃肠道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肠道免疫系统的异常,比如酶缺乏、囊性纤维变性、分泌型IgA缺乏、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缺陷、免疫调节细胞功能紊乱等,均可导致通过肠黏膜屏障的抗原量增加,此为过敏性肠炎发生的基础。②遗传缺陷:部分IgE相关性过敏性胃肠炎的发生有遗传因素参与,如家族性和种族性食物过敏。研究发现,父母一方患过敏性胃肠炎则子女患病率为30%,双亲均患本病则子女患病率为60%。因此,推测某些个体可能先天性缺乏某些特殊的抑制淋巴细胞,导致不能下调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③肠道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炎症是过敏性肠炎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比如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豚鼠免疫性肠炎后,其血清中IgE滴度升高,抗原激发试验引起结肠分泌高于对照组4倍,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量增加。抗原刺激后局部过敏反应加剧,且对51 Cr-EDTA的通透性也增加。此外,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中对牛奶蛋白起反应的IgM和IgG抗体水平较正常人增加,经食物排除法治疗效果明显。还有大鼠线虫感染性肠道炎症时血液循环中牛血清白蛋白增加。这些资料表明,肠道炎症增加了黏膜的通透性,抗原摄入增加,发挥致敏作用。表现为局部炎症和全身过敏反应,后者是由抗原特异性血清抗体引起的。

(2)非IgE相关的免疫反应:部分患者对食物过敏,但其血清中总的IgE及针对某种特殊食物抗原的IgE并不增高,提示这部分患者不是由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近来研究表明,细胞毒素(Ⅱ型变态反应)和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等可能参与这类食物过敏反应。动物研究表明,IgG可致速发过敏反应,并能使同种动物皮肤致敏。研究发现在患者血液中也发现含有牛奶和蛋类蛋白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球蛋白(IgG,IgE)。血清IgE水平正常的病人也存在IgG介导的速发过敏反应。此外,这类患者黏膜固有层有IgG和补体C3的沉积,因IgG致敏的时间较短,其重要性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某些抗原成分经肠黏膜进入机体后诱生IgG或IgM抗体,然后再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在肠黏膜上皮下层并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白细胞趋化因子,吸聚中性粒细胞,吞噬复合物,部分中性粒细胞分解,释放出活性酶等,破坏血管和周围组织,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

(3)IgE相关性免疫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患者通常有特异性IgE升高,其可与肠黏膜肥大细胞结合,致使肥大细胞激活、脱颗粒,释放大量参与过敏反应的炎症介质(包括细胞因子)等。许多因素可影响食物过敏反应,包括年龄、食物的消化过程、肠道的通透性、食物的抗原结构、遗传因素等。肥大细胞在此过敏反应中起桥梁作用。

总之,肠道对摄入的食物可产生过敏反应,主要是通过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非IgE相关的免疫反应、IgE相关性免疫反应3种途径导致过敏性肠炎的,可导致末端回肠黏膜的炎症发生。不过,过敏性回肠炎为何仅发生于范围如此狭小的末端回肠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