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物模型研究的作用及现状

动物模型研究的作用及现状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状态,使动物出现相应的疾病,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关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动物模型的报道。在研究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动物模型时,要尽可能按以上要求严格进行操作,方可达到理想的目标,进一步验证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很多自发性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国地鼠的自发性真性糖尿病,山羊的家族性甲状腺肿等。利用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的最大优点,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的疾病非常相似,均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其应用价值就很高,但这类模型来源困难,难以大量应用。由于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有一定差异,如诱发的肿瘤和自发的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加之有些人类的疾病至今尚未用人工的方法在动物身上诱发出来。因此,近年来十分重视对自发的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有学者甚至对狗、猫的疾病进行大规模普查,从而发现自发性疾病的病例,然后通过遗传育种,将这种自发性疾病模型保持下来,并培育成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突变系以供研究。这些年来许多动物遗传病的模型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在这方面小鼠和大鼠的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开发和应用最多。这类模型在遗传病、代谢病、免疫缺陷病、内分泌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

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状态,使动物出现相应的疾病,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需要等优点,因而为近代医学研究所常用,特别是为药物筛选研究工作所首选,在研究肠道炎症性疾病时,大多选择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方式。但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在某些方面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设计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要尽量克服其不足,发挥其特点。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应用实验动物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实验动物的应用情况,受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外许多杂志对实验动物的描述具有以下特点:①品种、品系描述清楚;②强调来源;③体重明确;④等级明确;⑤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明确;⑥性别明确;⑦对饲养方式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⑧所用动物数量准确;⑨对动物的健康状况描述详细;⑩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瑏瑡全部有对照,部分采用了双因素方差分析。当然,国外杂志有些文章也有其不足,比如对动物年龄描述不够明确,也未见使用双盲法。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动物检测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而我国的现状不容乐观,尚无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同时,医学研究论文中对实验动物应用状况的描述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这种描述的状况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验动物应用的情况,也反映了科研论文的规范化的程度,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对外交流。目前,国内外未见有关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动物模型的报道。在研究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动物模型时,要尽可能按以上要求严格进行操作,方可达到理想的目标,进一步验证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