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往往与其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病变越是接近远端结肠,累及范围越小,临床症状越轻;反之,随着病变上行向近端结肠蔓延及范围扩大,消化道症状越重,全身症状也越明显。当溃疡性结肠炎累及全结肠时,可出现末端回肠炎症,称之为倒灌性回肠炎。据报道全结肠炎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约10%的病例累及回肠末端,一般累及距回盲瓣10~15cm以内的回肠黏膜。后者是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往往与其病变部位和范围有关,病变越是接近远端结肠,累及范围越小,临床症状越轻;反之,随着病变上行向近端结肠蔓延及范围扩大,消化道症状越重,全身症状也越明显。当溃疡性结肠炎累及全结肠时,可出现末端回肠炎症,称之为倒灌性回肠炎。据报道全结肠炎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约10%的病例累及回肠末端,一般累及距回盲瓣10~15cm以内的回肠黏膜。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以及发热、关节疼痛等。后者是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即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累及末端回肠,其理由是,内镜下两处的病变是基本一致的,均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等,浅层病变且为连续性病变;其病理学改变也相似,均表现为炎症性病变。但另一种认为它们可能是两码事,即溃疡性结肠炎后出现的并发症,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累及全结肠后,影响回盲瓣功能,造成结肠-回肠反流,继而形成末端回肠炎。其理由是,两处病变时间的不同,先有结肠病变后才有回肠末端的病变;右半结肠没有病变时肯定不会出现末端回肠的炎症;出现倒灌性回肠炎时回盲瓣功能多有障碍。不过要证实以上观点,有赖于对同一病例的结肠和末端回肠进行内镜和病理学的对比观察,甚至进行细菌学和免疫组化分析,方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