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

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包括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变化和严重缺氧引起的损伤性变化。肺水肿进一步影响换气功能,使PaO2进一步下降。严重缺氧时,由于心肌缺氧,供能不足和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力减弱,长期严重缺氧可发生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心力衰竭。这种血流分布的改变有利于保证生命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1.红细胞增多 急性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脾、肝等储血器官收缩,使进入循环的血液增多。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包括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性反应变化和严重缺氧引起的损伤性变化。各种类型的缺氧所引起的变化,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点,以下主要以乏氧性缺氧为例,说明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一)组织细胞的变化

1.组织细胞的代偿性反应

(1)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慢性缺氧时,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膜的表面积均增加,呼吸链中的酶增加,使细胞的内呼吸功能增强。

(2)肌红蛋白增加:慢性缺氧可使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增多,可增加氧的储存能力。

(3)低代谢状态:缺氧可使细胞的耗能过程减弱,如蛋白质合成、葡萄糖合成、尿素合成、离子泵功能等均降低,使细胞呈低代谢状态,有利于在缺氧下生存。

2.缺氧性组织细胞损伤

(1)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缺氧时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高,钠、水潴留,引起细胞水肿。

(2)线粒体的变化:严重缺氧时线粒体肿胀、嵴崩解及线粒体坏死,细胞呼吸停止。

(3)溶酶体的变化:严重缺氧时使溶酶体肿胀、破裂和大量溶酶体酶释出,溶解细胞及其周围组织。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

1.代偿性肺通气增强 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mmHg时,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肺泡气氧分压升高,PaO2也随之升高。另呼吸加深使胸内负压增大,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和肺血流量,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

2.肺水肿 急性乏氧性缺氧,可在1~4d内发生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有湿性啰音、皮肤黏膜发绀等。多见于快速进入海拔4 000m以上高原时出现,称高原性肺水肿。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肺小动脉不均衡收缩、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和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水肿进一步影响换气功能,使PaO2进一步下降。高原性肺水肿一旦发生,应积极抢救,及时给氧或下撤至海拔低处,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1.代偿性心功能增强

(1)心率加快:缺氧时肺通气增加刺激肺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2)心肌收缩力增强: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释放增加,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性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3)静脉回流增加:胸廓呼吸运动及心脏活动增强,可导致静脉回流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多。

严重缺氧时,由于心肌缺氧,供能不足和酸中毒,使心肌收缩力减弱,长期严重缺氧可发生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心力衰竭。

2.器官血流量的改变

(1)全身血液重分布:急性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作用于皮肤、腹腔内脏血管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作用于心、脑血管的β受体,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这种血流分布的改变有利于保证生命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

(2)肺血管收缩:肺泡缺氧及血氧分压降低都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以维持通气/血流比值。其发生机制:①交感神经作用,作用于肺血管的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②体液因素作用。缺氧可促使肺组织内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白三烯(LTS)、血栓素A2(TXA2)、内皮素(ET)等介质,使肺血管收缩。③缺氧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紧张度增加。肺细小动脉收缩,导致肺动脉压升高,持久发生,可引起肺心病。

(3)毛细血管增生:长期慢性缺氧可促使毛细血管增生。尤其是脑、心脏及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增生更显著。增加对细胞的供氧量。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对缺氧十分敏感,且对缺氧的耐受性差,急性缺氧可引起头痛,情绪激动,记忆力、判断力降低或丧失。慢性缺氧时易出现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及精神抑郁等症状。严重缺氧可导致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甚至死亡。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有:①能量代谢障碍,ATP的生成不足;②酸中毒、细胞内游离Ca2+增多、细胞水肿以及溶酶体酶的释放等;③缺氧与酸中毒还使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脑间质水肿,脑血管扩张,可引起颅内压升高。

(五)血液系统的变化

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主要变化为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强和氧离曲线右移,以增加氧的运输和血红蛋白释放氧。

1.红细胞增多 急性缺氧时,交感神经兴奋,脾、肝等储血器官收缩,使进入循环的血液增多。慢性缺氧时,肾脏EPO生成增多,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增加,血液的氧容量和氧含量增加,提高组织的供氧量。

2.氧离曲线右移 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增加,导致氧离曲线右移,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易于将结合的氧释放,供组织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