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谢变化
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主要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加强,基础代谢率增高,产热量和耗氧量都增加。
1.基础代谢率增高 一般体温每增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持久发热使物质消耗明显增多,如果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就会大量消耗自身物质。
2.糖代谢 发热时糖代谢加强,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多,糖原储备减少。同时糖异生作用增强,血糖增高。代谢增强使氧相对不足,糖酵解增强,使血液及肌肉中乳酸增加,发热时出现的肌肉酸痛可能与之有关。
3.脂肪代谢 发热时糖代谢加强使糖原储备不足,加上食欲下降,摄入相对不足,机体动员储备脂肪,使脂肪分解显著加强伴氧化不全,病人出现消瘦、酮血症、酮尿等表现。
4.蛋白质代谢 发热病人的蛋白分解加强,血浆总蛋白、清蛋白减少,尿氮含量增加,可出现负氮平衡,机体抵抗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下降。
5.维生素代谢 发热患者维生素摄取和吸收减少,消耗增多,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缺乏,故必须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6.水、电解质代谢 在体温上升期及高热持续期,尿量常明显减少,尿色加深,水、钠和氯潴留于体内;而在体温下降期,皮肤和呼吸道水分大量蒸发,尿量增多和大量排汗,可引起脱水,脱水又可加重发热。因此必须注意补足水和电解质。此外,因发热时分解代谢增强,K+从细胞内释出,使血K+和尿K+增高。代谢紊乱使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二)机能变化
1.心血管系统 体温上升期,血液温度升高,刺激窦房结,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使心率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血压轻度上升。体温每上升1℃,心率增加10~20/min。心率加快一般使心输出量增多,但对患有心脏疾病者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发热患者应安静休息,尽量减少体力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心率过快,加重心肌负荷和耗氧。
在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由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血压轻度下降。高热骤退,特别是应用解热药引起的高热骤退,可因大量出汗而导致虚脱,应引起注意。
2.呼吸系统 发热时血液温度上升可刺激呼吸中枢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有助于散热。但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持续高热可抑制大脑皮质和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变慢或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
3.消化系统 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涎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蛋白质、脂肪等消化不良、食糜发酵、产气,患者出现食欲缺乏、口腔黏膜干燥(这也与水分蒸发过多有关)、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表现。
4.中枢神经系统 高热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病人常有头痛、头晕,高热(40~41℃)病人可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和幻觉。持续高热则引起昏迷。小儿在高热中可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高热惊厥。其机制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持续高热致脑细胞缺氧使大脑皮质抑制或损伤,皮质下中枢部分敏感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有关。
5.泌尿系统 在体温上升期,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但肾血流并未减少,反而增加,这可能与抗利尿激素增加,肾脏对水重吸收增多有关。持续发热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发生细胞水肿,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在体温下降期,尿量逐渐增加,尿比重回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