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功能衰竭的化验指标

肾功能衰竭的化验指标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肾脏,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以致有功能的肾单位日益减少,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该学说认为,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进行性破坏,健存的肾单位则发生代偿性肥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功能也增强,以进行代偿。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肾脏,使肾单位发生进行性破坏,以致有功能的肾单位日益减少,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CR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程迁延并呈渐进性发展,最后可导致尿毒症而死亡。近年来,由于透析疗法的广泛应用和肾移植的开展,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凡能引起肾脏实质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均可引起CRF。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肾脏及肾血管疾病 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多囊肾、全身性红斑狼疮等均可引起CRF。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CRF最为常见,占CRF的50%~60%。②肾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糖尿病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2.尿路慢性梗阻 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尿道狭窄等。

上述疾病的早期都有各自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但到了晚期,由于肾单位广泛破坏,具有功能活动的肾单位不断减少,出现大致相同的临床表现,即由个性化到共性化。这说明它们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因此,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病变的最后共同结局。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CRF的病程是进行性加重的,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有以下几个学说,综合在一起,从总体上来认识CRF的发病机制。

1.健存肾单位学说 有关CRF的发病机制,一般采用健存肾单位学说。该学说认为,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单位进行性破坏,健存的肾单位则发生代偿性肥大,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功能也增强,以进行代偿。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健存的肾单位日趋减少,即使加倍工作也难以排出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的恒定,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2.矫枉失衡学说 矫枉失衡学说是指矫正过度而出现新的失衡。即指机体对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适应过程中发生新的失衡,这种新的失衡使机体进一步受到损害。这种矫枉失衡使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加剧(图10-15)。

3.其他学说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该学说认为,CRF时,除了原发疾病的损伤外,健存肾单位负荷加重,出现代偿性的过度灌注和过度滤过;长期下去肾小球会发生纤维化和硬化,使健存肾单位进一步减少,因而促进肾功能衰竭。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学说,该学说认为,健存肾单位在代偿过程中继续持续地引起肾小管-肾间质损害,促使病程进展。引起肾小管-肾间质继续持续损害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健存肾单位的肾小管(尤其是近端肾小管)出现代谢亢进,细胞内Ca2+增加,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等因素有关。

图10-15 CFR矫枉失衡学说示意图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是进行性加重的,根据病变发展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可将CRF分为以下四期。

1.肾贮备功能降低期(代偿期) 此期肾单位减少25%~50%,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30%以上,临床上无症状。

2.肾功能不全期 肾单位减少50%~70%,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5%~30%。出现夜尿和多尿,轻、中度氮质血症,并有乏力、轻度贫血和酸中毒等临床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肾单位减少75%~90%时,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0%~25%,肾功能障碍较严重,多尿、夜尿明显;有较重的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磷、低钙血症、高氯及低钠血症,亦可有轻度的高钾血症;并出现严重贫血。

4.尿毒症期 肾单位减少90%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的20%以下,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有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各系统功能障碍。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功能、代谢变化

1.泌尿功能障碍

(1)尿量的变化:①夜尿、多尿。CRF患者早期突出的表现是夜尿、多尿(超过2 000ml/d)症状。多尿发生机制:a.原尿生成增多。健存的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血流量增多,滤过的原尿量超过正常量;b.肾小管重吸收不足。增多的原尿在通过肾小管时因其流速加快,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减少;c.渗透性利尿。在滤出的原尿中,由于溶质(尤其是尿素)浓度含量较高,引起渗透性利尿;d.肾浓缩功能障碍。肾髓质病变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影响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使肾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②少尿、无尿。CRF晚期,肾单位极度减少,尽管残存有功能的单个肾单位生成尿液仍多,但每日终尿总量还是少于400ml,甚至少于100ml。

(2)尿渗透压的变化:因测定方法简便,临床上常以尿液相对密度来判定尿渗透压的变化。正常人尿相对密度变动范围为1.002~1.035。CRF早期,肾浓缩功能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出现低相对密度尿,尿相对密度最高只能达1.020时,称为低渗尿。CRF晚期,肾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08~1.012,尿渗透压为266~300mmol/L,因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故称为等渗尿。

(3)尿成分的变化: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损伤,使蛋白滤出增多而重吸收减少,出现轻度至中度蛋白尿。当肾小球严重损伤时,尿中还可出现红细胞和白细胞。上述成分在肾小管内还可形成各种管型,随尿排出。

2.体液内环境的改变

(1)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时,由于GFR下降,含氮的代谢终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在体内蓄积,使血液NPN的含量增高超过28.6mmol/L,出现氮质血症。氮质血症是反映肾功能衰竭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中最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是血浆肌酐的浓度。

(2)代谢性酸中毒:在CRF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尚未低于正常的25%),代谢性酸中毒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和产NH3的能力下降或丧失引起。严重或晚期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至正常的20%以下),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不能从尿中排泄,特别是硫酸、磷酸、有机酸等在体内积蓄所致。

(3)水代谢障碍:CRF晚期,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很差,不能适应水负荷的突然变化,易发生水代谢紊乱。在摄水不足或伴有呕吐等原因丢失水过多时,因肾脏对尿浓缩功能丧失,易引起脱水;当摄水过多时,因肾无稀释能力,又可导致水潴留和水肿。因此,对CRF晚期患者,应严密控制液体摄入量。

(4)电解质代谢紊乱:①钾代谢障碍。CRF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虽降低,但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加及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增强,使远端肾小管泌钾代偿性增多,故只要尿量不减少,血钾可长期维持正常。有些患者因进食甚少或伴有腹泻,则可出现严重的低钾血症。但当肾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肾小管泌钾功能障碍、组织分解加强、严重酸中毒时可促使高钾血症的发生。不论高钾血症还是低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脏和神经肌肉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生命。②钠代谢障碍。CRF时,可引起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的机制:a.渗透性利尿,加重尿钠丢失;b.肾小管受抑或受损,重吸收钠减少等;c.过多限制钠盐的摄入。故有人称CRF的肾为“失盐性肾”,因此对CRF的患者可适当补充钠盐,以防低钠血症的发生。但CRF晚期,肾已丧失调节钠的能力,常因尿钠排出减少而致血钠增高,故补钠应慎重。③钙和磷代谢障碍。CRF时可发生血磷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升高的机制:a.CRF晚期,健存肾单位太少,虽有继发性PTH分泌增多,也不足以使磷充分排出,故血磷显著升高;b.PTH的增多又加强溶骨活动,促使骨磷释放增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血磷上升。血钙降低的机制:a.血浆[Ca]×[P]为一常数,高血磷时,必然会导致血钙下降;b.血磷增高,磷从肠道排泄增多,并在肠内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成难溶解的磷酸钙排出,妨碍钙的吸收;c.肾实质破坏,1,25-(OH)2-D3的生成减少,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d.体内某些毒性物质的潴留,可使小肠黏膜受损,影响钙的吸收。

3.其他病理生理变化

(1)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CRF时,由于钙磷及维生素D3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酸中毒等所引起的骨病,包括幼儿的肾性佝偻病、成人的纤维性骨炎、骨软化、骨质疏松和骨硬化等。其发病机制为:①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3代谢障碍;③酸中毒,CRF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由于动员骨盐缓冲持续升高的H,使骨盐溶解、骨质脱钙。

(2)肾性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发生机制如下:①钠、水潴留。CRF时,因肾排钠、排水功能降低,体内出现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和心输出量增多,产生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称为钠依赖性高血压。对这类患者用低盐饮食和透析疗法除去体内过剩的细胞外液后,即能控制高血压;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动增强: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血流量降低,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钠、水潴留,从而引起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称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对这类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可使血压回降;③肾分泌的抗高血压物质减少:肾髓质形成的抗高血压物质(PGA2和PGE2)具有排钠排水、舒张血管、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效应。它们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既相互对抗又维持着平衡。在CRF时,上述抗高血压物质产生减少,升压作用相对增强,引起高血压。

(3)肾性贫血:CRF患者97%都伴有贫血,且贫血程度往往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一致,这种贫血称为肾性贫血。其发生机制是:①红细胞生成减少。是由于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潴留的毒性物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消化吸收不良使造血原料供给不足、铁的再利用障碍(贮存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的铁释放受阻)所致。②红细胞破坏加速。是由于潴留的毒性物质使红细胞膜上ATP酶活性下降,钠泵失灵,以致红细胞内钠、水潴留,红细胞脆性增加,易于破坏,此外,肾血管内常有纤维蛋白沉着,妨碍红细胞在血管内流动,使红细胞易受机械损伤而破裂。③出血。CRF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和出血,出血加重贫血。

(4)出血倾向:出血是因为毒性物质的潴留使血小板功能受损,而非数量减少所致。主要表现为:①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受到抑制,使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减少;②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降低,使出血时间延长。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区别见表10-4。

表10-4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