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晕厥的临床特点

常见晕厥的临床特点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管减压性晕厥临床特点是:3.颈动脉窦性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也称颈动脉窦综合征,是由于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颈动脉窦或其附近的病变,使颈动脉窦因激惹而反射过敏,引起交感神经的血管抑制纤维兴奋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产生晕厥。有些患者出现晕厥伴有血压下降,但心率改变不明显,称为减压型晕厥。心肌梗死后心脏传导系统对迷走神经兴奋特别敏感,也较易发生吞咽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受令人不悦的生理或精神因素的刺激(如疼痛、惊吓、目击血液)发病,通过神经反射产生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广泛的外周小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发生晕厥,又称为血管抑制性晕厥、血管减压性晕厥、单纯性晕厥或普通晕厥,是临床各类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血管减压性晕厥临床特点是:

(1)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多见于年轻体弱女性。

(2)发作时常有剧烈疼痛、情绪紧张、恐惧、晕针、见血、过度悲痛等诱因。

(3)多发生在站立过久,特别是在身体疲乏、饥饿以及在闷热拥挤的环境中更易促发。

(4)每次发作多表现为典型的晕厥发作。

(5)晕厥后期可有头痛、全身乏力和周身不适等,重者可有轻度遗忘及精神恍惚,持续1~2d。

(6)此种晕厥发作可反复发生,也可伴有反射性晕厥的其他发作。

2.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疾病导致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为最严重的晕厥,可致猝死。

(1)突然发生,无任何预感或先兆。

(2)与直立体位无关,甚至坐着的患者也可发作。

(3)常常在发生时及发生后伴有心悸。

(4)可查出各种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心肌梗死等。

(5)地高辛、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及其他药物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而成为诱发因素。

3.颈动脉窦性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也称颈动脉窦综合征,是由于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致。颈动脉窦或其附近的病变,使颈动脉窦因激惹而反射过敏,引起交感神经的血管抑制纤维兴奋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产生晕厥。其临床特点是:

(1)以中年以上的男性多见,多发生在立位和坐位,在急剧转颈、低头及衣领过紧时因血压骤降而晕厥。

(2)晕厥前期和晕厥后期症状均不明显,意识丧失时间较短,少数病例可有抽搐。

(3)普鲁卡因封闭颈动脉窦可使发作减少。

(4)有些患者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偶可有窦性停搏,称为迷走型晕厥。有些患者出现晕厥伴有血压下降,但心率改变不明显,称为减压型晕厥。

4.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由蹲、卧位而直立时,因重力吸引而使大300~800ml血液滞留于下肢而导致晕厥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其临床特点是:

(1)从卧位或久蹲位突然起立时出现头晕或眩晕、眼花、下肢发软,继之意识丧失。

(2)意识丧失时间短,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变化不大。

(3)通常发作前无诱因,晕厥前期和晕厥后期的症状均不明显。

(4)直立位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持续较长时间不恢复。

5.排尿性晕厥 少数青壮年男性于睡眠中起床小便时,由于心率缓慢及体位骤变,突发意识丧失而跌倒称为排尿性晕厥。

(1)患者几乎全为男性,因男性排尿采取直立位。

(2)多发生于青壮年,也可见于少年或老年。

(3)最常发生在午夜起床排尿时,清晨或午睡起床排尿时也可发生。

(4)寒冷天气或饮酒是诱发因素。

(5)多无晕厥前期症状,在排尿时或排尿后突然意识丧失晕倒,数秒后自行苏醒。

(6)晕厥后期症状较轻,不少患者有发作时摔伤。

(7)可反复再发。

6.吞咽性晕厥 吞咽食物时因刺激迷走神经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产生晕厥。其临床特点是:

(1)发作与体位无关,但与吞咽食物的性状有关,如硬、冷、酸、咸、辣等食物易于诱发。

(2)吞咽性晕厥发作前、后常无明显的症状。

(3)可反复发作。

(4)吞咽性晕厥可见于咽喉、舌根、食管和纵隔疾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综合征等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脏传导系统对迷走神经兴奋特别敏感,也较易发生吞咽性晕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