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构想源于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早在1863年她就指出:“在小的乡村医院里,把病人安置在与手术室相通的小房间,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种情况已不鲜见。”南丁格尔这种把病人集中起来看护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的理念是ICU组织和管理的思想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战伤和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促使欧洲各地纷纷建立创伤中心和休克病房,使创伤和休克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获得巨大发展,形成了早期的外科ICU(SICU)。在1952年夏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生了脊髓灰质炎流行,出现了很多延髓性呼吸麻痹病例,在当时,呼吸肌麻痹意味着死亡,哥本哈根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内科医生与麻醉医生商量是否有办法治疗这种呼吸麻痹,最后麻醉医生与内科医生共同努力,借助建立人工气道和人工通气的方法救活了一位即将死亡的病人,随后他们把病人集中起来,动员了大量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集中对呼吸衰竭的病人进行加强监护和治疗,结果使病人的死亡率显著下降,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
1956年,美国Baltimore City Hospital建立了具有现代规范的综合性ICU,收治范围扩展到肺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昏迷、脓毒血症及其他一些危重病症。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曾为治疗继发于神经疾病的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提供呼吸支持而设立的呼吸加强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CU,RICU)。20世纪60年代初,北美由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为现代ICU的建立提供了客观需要;加之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监护仪器和新的诊断设备的问世,促使许多医院建立了专门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心电图监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病房,称为CCU(coronary care unit)。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专业分工的越来越细,各专科ICU相继建立,几乎每一个专科均有其专科ICU。
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70年代有少数几所教学医院设立了冠心病监护室或心脏病监护病房。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第一张ICU病床,1984年正式成立了作为独立专科的综合性ICU,解放军总医院附属304医院也借助全军创伤中心的优势,于1985年成立了综合性ICU。
如今ICU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所医院急救医疗水平的主要标准。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等级医院条例中已明确将ICU的建立定为三级医院的标准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ICU必将在医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