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病人病情变化迅速,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及瞳孔、神志情况和四肢活动情况,并注意心律变化,注意有无血栓形成。一般每0.5~1h监测并记录一次。
2.加强呼吸道管理 心脏外科术后病人均带有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时间根据病情不同而差异较大,短者数小时,长者数天甚至更长。病人术前的基础病变也往往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因此,术后应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合理调整呼吸参数及时吸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或湿化,定时为病人拍背。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功能恢复拔除气管插管后要鼓励病人咳嗽,定时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严格记录和控制出入量 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心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因此应严格控制和记录出入量。
(1)严格限制液体入量:尤其是术后早期,应根据医嘱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切勿超过预定量。补钾的量及浓度要特别记录,输入胶体及晶体液要分别记录、汇总。
(2)控制输液速度:病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根据病情和医嘱合理调整输液速度。不同作用的药物不可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防止调整速度时引起血压波动。
(3)密切观察和记录尿量:每小时一次。做好导尿管的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4.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心包、纵隔和胸腔引流的通畅,定时挤压,防止堵塞;每日更换引流液并记录引流的量与性质。
5.做好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的发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更换体位,每日给病人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
6.加强营养 具体内容参阅相关章节。
7.做好心理护理 防止ICU综合征的发生。具体内容参阅相关章节。
8.做好康复护理
(1)运动指导:手术后停止机械通气,循环状况稳定时,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先在床上活动,然后可下床,并逐步增加活动量。活动时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不引起劳累、心悸和胸痛为宜。
(2)用药指导:病人术后在一定时期内仍需使用药物,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则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因此应告知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定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以合理调整药物用量。
(陈惠珍 唐冰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