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节周围动脉栓塞

第四节周围动脉栓塞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周围动脉栓塞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很快造成肢体缺血性坏死甚至死亡。虽然急性周围动脉栓塞发病的症状极为典型,诊断也不困难,但目前开设血管外科的医院或专门从事血管外科的医师尚不普及、临床实践中还存在对此病的误诊、治疗上也力不从心,因而使患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危重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有很大风险,加之许多医院尚不能开展此项检查,故动脉造影在急性周围动脉栓塞的诊断上很少使用。

急性周围动脉栓塞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很快造成肢体缺血性坏死甚至死亡。虽然急性周围动脉栓塞发病的症状极为典型,诊断也不困难,但目前开设血管外科的医院或专门从事血管外科的医师尚不普及、临床实践中还存在对此病的误诊、治疗上也力不从心,因而使患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分类】

根据病程,将其分为两类。

1.急性周围动脉栓塞。

2.慢性周围动脉栓塞。

【原因】

1.急性周围动脉栓塞 大多伴有心脏病病史,尤以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亚急性心内膜炎较多。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进入右心的矛盾性(即存在卵圆孔未闭时)血栓、癌栓与左心房黏液瘤,也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2.慢性周围动脉栓塞 主要为动脉管腔狭窄或人造血管移植后所致。

【诊断依据】

1.病史 多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动脉硬化或癌症等病史。

2.临床表现 动脉栓塞特征为“5P”征,即疼痛(pain)、麻木(paresthesia)、苍白(pallor)、无脉(pulseless)和运动障碍(paralysis)。疼痛一般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为肢体的剧烈疼痛,并向远端放射至末梢部。疼痛的同时多伴有远端肢体麻木,栓塞晚期可出现感觉消失。栓塞后组织缺血致皮肤苍白,苍白区之间可出现散在的青紫,皮肤温度下降并感觉发凉。栓塞以下部位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栓塞使肌肉急性缺血而致肌力下降及活动无力,逐渐丧失运动功能,被动活动时肢体疼痛加重。

3.辅助检查

(1)多普勒超声听诊:可在床边进行听诊检查,根据动脉搏动消失部位确定栓塞位置,简便可靠。

(2)彩色超声:可明确栓塞部位、程度和范围,为手术提供参考。准确程度不亚于动脉血管造影,故为临床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3)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但为有创性检查。危重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有很大风险,加之许多医院尚不能开展此项检查,故动脉造影在急性周围动脉栓塞的诊断上很少使用。

【鉴别诊断】

凡具备“5P”特征者,即可明显诊断。但应查明原因:①心脏病;②动脉瘤;③瓣膜替换或人造血管移植术后。

【病因治疗】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以防再栓塞。

【对症处理】

非手术治疗,仅作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辅助治疗。由于动脉栓塞发病急骤且病情重,比一般静脉血栓形成要严重得多。笔者认为,以非手术治疗作为解决动脉栓塞的主要手段是不适宜的。若无手术条件,即便远途转诊取得手术治疗也是明智之举。只有在以下情况才行非手术疗法:①病情危重,处于濒死状态而不能耐受手术;②栓塞范围很小,侧支循环足以维持远端血供;③病期较长,远端已坏疽并处于稳定状态,待界限明确后行截肢术。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适宜的体位、抗凝、溶栓、解痉、扩张血管、止痛、高压氧及中医中药等治疗措施。

【手术与麻醉】

1.手术相关问题

(1)取栓术: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取栓,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Fogarty球囊导管是目前手术取栓最为方便且效果最为确切的手术器械,还可通过Fogarty球囊导管向动脉远端注入肝素盐水及溶栓药物,以达到溶解残留血栓的目的。手术时间与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发病至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据统计,12h内进行治疗的救肢率为54.3%。目前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手术取栓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动脉切开直接取栓的方法。此种方法简单且易于掌握、疗效确切,已被公认。

(2)血管内膜切除:当硬化性狭窄的动脉发生栓塞继发血栓形成时,手术取栓不但困难,且往往难以奏效。一般需辅以血管内膜切除术才可弥补单纯取栓之不足。

(3)血管架桥:手术取栓加血管内膜切除术仍不能改善远端血供时,则应采取人工血管架桥移植术或自体大隐静脉原位动脉化的方式以解决远端肢体供血。

(4)截肢术:肢体已发生坏疽,当其界限明确后必须截肢。

2.麻醉选择 上肢动脉栓塞行手术治疗时,可选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肢动脉栓塞宜在低位蛛网膜下腔阻滞下施行。因其不仅阻滞完善,且可因血管扩张致使血管内血栓向肢体远端移动而减少肢体缺血范围。

3.术后处理 成功的手术是能否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但不能因此轻视术后治疗。术后在小的血管分支及主干血管的远端仍存在少量残留的血栓,加之术中反复多次取栓致血管内膜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取栓术后极易继发血栓形成。取栓后起代偿作用的侧支多已关闭,一旦继发血栓形成将导致更加严重的肢体缺血。所以,绝不能因手术成功而忽视术后治疗。术后行3~5d抗凝、溶栓治疗,可预防早期继发性血栓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