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六节面肌抽搐

第六节面肌抽搐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肌抽搐为阵发性且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呈不自主抽搐或痉挛。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可引起面肌抽搐。3.三叉神经痛 为面部阵发性剧痛,发作时可伴面肌抽搐。4.乙醇注射疗法 经上述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用普鲁卡因阻滞或用95%乙醇注射于面神经上,阻断和破坏神经传导,进而使面肌抽搐减轻或消失。此法适用于范围广泛的面肌抽搐,但可引起面瘫范围广泛。手术切断面神经分支或总干,以解除严重的面肌抽搐。

面肌抽搐为阵发性且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呈不自主抽搐或痉挛。通常发生于一侧面部,部分患者继发于面神经麻痹。

【分类】

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前者无原发疾病,后者多为颅脑疾病或外伤的伴随症状。

【原因】

原发性面神经痉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面神经传导路上的某些部位存在病理性刺激所引起。少数病例属面神经麻痹后遗症。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可引起面肌抽搐。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一侧,双侧极少见。早期抽搐多从眼轮匝肌开始,且呈间歇性逐渐扩展至其他颜面肌,尤以口角肌抽搐最为显著。肌抽搐轻重不等,精神紧张或疲倦时加重,睡眠时停止发作。少数病例发作时,伴面部轻度疼痛或头痛、患侧耳鸣等。有患者伴同侧舌前味觉改变,晚期可有面肌轻度瘫痪。本病为缓慢进展的一种疾病,一般不能自愈。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一侧面部不自主的抽动史。

2.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为阵发性一侧性面肌抽搐,不伴其他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 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容易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

1.继发性面肌抽搐 颅内疾病(小脑脑桥角肿瘤、脑干脑炎、延髓空洞症)或颅脑损伤,均可出现面肌抽搐。往往伴有其他脑神经损害症状,如同侧面痛及面部感觉减退及听力障碍等。

2.癔症性眼睑痉挛 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且多为双侧,其眼睑肌痉挛而颜面下部肌肉活动正常。

3.三叉神经痛 为面部阵发性剧痛,发作时可伴面肌抽搐。疼痛局限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内且多有扳机点,轻触该点即可激发疼痛。

4.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 可出现面肌不自主运动,但均为双侧且伴有四肢不自主运动。

【病因治疗】

因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对症处理】

1.药物治疗 适于轻症或早期病例,可应用各种镇静药、神经安定药、抗癫药物等,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苯妥英钠等。

2.理疗 对面神经各运动支做普鲁卡因钙离子导入,有些病例可获一定疗效。

3.针灸疗法 取太阳、地仓、合谷、阳白、迎香、下关、颊车等穴。

4.乙醇注射疗法 经上述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用普鲁卡因阻滞或用95%乙醇注射于面神经上,阻断和破坏神经传导,进而使面肌抽搐减轻或消失。此疗法对重症患者较为适宜,但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阻滞方法有以下2种。

(1)面神经各分支封闭或注射法:在面神经各分支处注入少量1%普鲁卡因,证实注射位置准确后再注入95%乙醇0.1ml。此法优点是可根据症状累及的分支选择性阻滞,面肌瘫痪范围小。

(2)面神经总干阻滞:在患侧耳垂下沿乳突前方处进针,向上并向后抵达颅底骨,适当移动针尖触及面神经时可能诱发痉挛和疼痛,将药物恰好注射于茎乳孔开口处。注入少量1%普鲁卡因,痉挛于数分钟内减轻,然后注入95%乙醇0.3~0.5ml。此法适用于范围广泛的面肌抽搐,但可引起面瘫范围广泛。

5.注射肉毒素 将A型肉毒素注射于患侧上、下眼轮匝肌内侧与外侧,或注于外眦颈侧皮下眼轮匝肌4或5个点及面部中、下和颊部肌肉再注3个点。每个点注射0.1~0.2ml(含2.5~5U),每次总量不超过35U。如此治疗,可终止发作3~6个月。

6.射频温控热凝治疗 将针插入茎乳孔周围直接热凝面神经总干,温度以70℃为宜,使面部表情肌轻瘫并保留面神经部分功能,此法仍是以面瘫取代抽搐。

【手术与麻醉】

手术切断面神经分支或总干,以解除严重的面肌抽搐。本法实为以面瘫取代抽搐,后遗症严重且难以避免复发,一般不宜采用;也有行颅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神经痉挛的。麻醉应考虑如下事宜。切断面神经手术多可在局麻下进行或行监测下麻醉(MAC麻醉)。开颅减压术也可在上述麻醉下施行,若难以完成可行气管内全麻。加强术中监测与管理,提供清晰和安静的术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