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消毒剂

生物消毒剂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消毒剂是生物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发展生物消毒剂是为适应环境卫生学和临床消毒学发展要求,研究开发不污染环境、无刺激、无腐蚀、毒性低的消毒产品。生物消毒剂包括植物消毒剂、生物酶消毒剂和微生物消毒剂。目前,生物酶消毒剂尚处于研究阶段,将其用于消毒实践还有较长距离,但作为抗菌药已有产品上市。

生物消毒剂(biological disinfectants)是指具有体外杀菌作用的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天然植物提取物、煎煮物,生物酶类如溶菌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微生物制品如噬菌体、杆菌肽等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消毒剂是生物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发展生物消毒剂是为适应环境卫生学和临床消毒学发展要求,研究开发不污染环境、无刺激、无腐蚀、毒性低的消毒产品。生物消毒剂包括植物消毒剂、生物酶消毒剂和微生物消毒剂。生物消毒剂特点是:①杀菌作用可靠,但杀菌谱有限;②性能比较温和,无刺激性气味,不刺激皮肤;③低毒性,不污染环境;④无易燃易爆性,使用和储存运输安全。

【制取方法】

用天然植物和中草药消毒(驱邪)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植物消毒剂已有很多研究报道。植物消毒剂最先使用方式主要是熏蒸和浸泡消毒,如用将艾蒿全株晾干,点燃烟熏室内空气;也可将艾蒿煎煮取其煎煮液浸泡全身以“驱邪”。近年来对植物消毒剂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制剂以及使用方法进展比较明显。

1.植物消毒剂

(1)有效成分提取:采用物理提取法和化学提取法,物理提取法是对药用植物采用蒸馏法,将植物有效杀菌成分蒸馏出来。蒸馏收取物主要有挥发油,如松树油、茶树油、草酚油、香精等。化学提取法是用乙醇、醚类等有机化合物对药用植物进行浸泡、过滤、纯化除杂等工艺流程,提取出植物中有效消毒成分。植物提取液取其原液或稀释液作为植物消毒剂制剂。此类消毒剂液体应呈深浅不同的棕色至淡黄色透明溶液,无沉淀、不分层,pH偏酸性,性能稳定,无不良气味、无刺激性,腐蚀性较低。用提取物可配制成水溶液,醇溶液,或与其他消毒剂配伍使用。

(2)煎煮:煎煮是将药用植物洗干净,置于清水或最好用蒸馏水中进行煎煮,将其煮成药汁,除去药渣,再进行过滤除杂,如有必要再将其煎煮1~2次。使用原液或其稀释液作浸泡或喷洒消毒用,也可用其配制其他制剂。

(3)榨取:将新鲜药用植物洗干净,沥干去水,经机械力压榨取汁,然后经过滤除杂即成。此种药汁可直接用于消毒或抗菌,可用于喷雾、擦拭或浸泡消毒。因其制剂比较粗糙,很难作为商品,只能现制现用或用榨取液做进一步处理。

2.生物酶消毒剂 把具有体外杀菌作用的生物酶称之为酶消毒剂。生物酶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内,为蛋白性物质,通过提取、生物发酵、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制取。生物酶多是通过水解作用,使微生物细胞裂解,破坏菌体结构,致使细胞内物质漏出,起到杀菌或抑菌作用。目前,生物酶消毒剂尚处于研究阶段,将其用于消毒实践还有较长距离,但作为抗菌药已有产品上市。

3.微生物消毒剂

(1)噬菌体:噬菌体是某些细菌的特异性病毒,对靶细菌具有破坏作用。其破坏细菌过程是噬菌体侵入靶细菌体内,然后在细菌体内增殖使菌体裂解而杀死细菌。因为噬菌体感染细菌具有比较强的特异性,故不会对人体细胞产生影响;但这种特异性也限制了噬菌体的使用,所以噬菌体作为消毒剂尚处于试验阶段。

(2)杆菌肽:杆菌肽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通过诱导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氨基酸组成数不超过60个。杆菌肽对碱性环境条件和热具有耐受性,有广谱抗菌特点,对细菌、真菌均有杀伤作用。

4.动物提取物消毒剂 动物提取杀菌物质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为甲壳胺,用甲壳胺制备的复合物经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甲壳胺主要来源于甲壳类动物的壳中提取,第1级提取物为壳寡糖,再经脱乙酰基处理,制备成甲壳胺。甲壳胺除具有多种治疗药用价值之外,也是天然抗菌物质,近年来在其抗菌防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消毒性能】

1.植物消毒剂 生物消毒剂成品基本都是多组分,很少有单一成分组成的制剂,特别是植物消毒剂和生物酶消毒剂,多数是根据其药性进行协同组合,制成复方制剂。

在众多的植物消毒剂组成中,以苍术、苦参、黄连、蛇床子、栀子、芦荟、菊花和山楂等药用植物入药最多。根据中医学记载,上述中草药共同特性都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杀菌消毒等功效。研究报道比较多的植物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制剂和复方。

(1)水煎剂:中药水煎剂属中药原始制法,比较粗糙,含杂质多,虽经精滤处理,但仍属汤药,很难成为商品。此类制剂均为灰褐色、无沉淀、不分层,具有植物芳香气味,无腐蚀、无刺激,部分制剂的杀菌效果列于表16-1。常见植物消毒剂水煎制剂组分有:①苦参、大黄、蛇床子等;②山楂果为主成分;③当归、白芷、防风等;④当归、白芷、紫草等。

(2)提取剂:多数为棕色透明液体,不浑浊、不分层、无沉淀,气味芳香,无腐蚀,无刺激,性能稳定,可制成商品。已经制成提取剂的植物消毒剂组方有①:红薯藤、化生壳、玉米秆、核桃壳、山楂等;②大黄、苦参、黄连等;③黄连、黄柏、百部、山楂等;④蟾酥、苦参、蛇床子等;⑤栀子、茵陈、苦参。

(3)单药制剂:一般由单一植物提取液在进行重新制剂,如芦荟凝胶剂,苦豆子碱液。

(4)植物烟熏剂:以干燥的植物根、茎、花和叶加助燃剂组成,制成熏香或粉末烟熏剂,如苍术、艾叶等制成的盘香、炷香;苍术乙醇浸泡制成烟熏剂。

(5)植物制剂与化学消毒剂协同制剂:一般是在植物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低效消毒剂以提高二者协同杀菌作用,保留植物制剂许多天然优良特性。已有报道的协同制剂有:①芦荟提取液与醋酸氯己定制成的凝胶剂;②苦参、蛇床子提取液与硝酸咪康唑组成复方消毒剂;③黄连、苍术提取液与苯扎溴铵组成的复方消毒剂。

不同组成植物消毒剂杀菌效果列于表16-1。

表16-1 植物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

(续 表)

2.生物酶抗菌药 对微生物具有杀伤作用的生物酶主要有溶菌酶,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产生对其他细菌具有杀伤作用的溶菌酶,目前可通过基因重组人工制造生物酶,如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这种酶可切断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化学键,达到溶解杀菌的作用。经体外试验证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用于感染创面治疗显效明显,提纯生物酶制剂用于预防口腔感染和卫生消毒均取得较好效果。

3.甲壳胺制剂 甲壳胺又称甲壳素或甲壳质,学名为β-1,4-聚N-乙酰-D-葡萄糖胺,外观为白色,呈片状颗粒,纯度>85%,可溶解于稀酸中。以甲壳胺为主要原料(含6 000mg/L),配以苯甲酸钠和乳酸等成分组成的复方;利用乳酸溶解壳聚糖,采取冷冻干燥法制备出固体壳聚糖乳酸盐颗粒使之溶解于水;有研究采用乳酸溶解壳聚糖,然后再用无水乙醇沉淀工艺制备壳聚糖乳酸盐颗粒,可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各种工艺,可以将壳聚糖做成稳定性制剂,方便使用。还有研究将壳聚糖与蜂胶复合制备成为纳米乳液,以提高其制剂学方便性和抗菌活性。

经实验室检测证明,含甲壳胺3 000mg/L的复方溶液作用3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率达到99.98%以上,作用12min杀灭率达100%;6 000mg/L作用5min,对白色念珠菌可杀灭99.97%,作用20min可杀灭100%。将甲壳胺与碘伏复配,含有效碘6mg/L的甲壳胺对悬液内乙型肝炎病毒DNA作用5min,可将其完全破坏。壳聚糖乳酸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g/L。

【消毒应用】

植物消毒剂和生物酶消毒剂尚处于研究阶段,缺乏消毒实践研究,现场消毒应用报道亦不多,所以目前其应用范围比较局限。

1.皮肤消毒

(1)常用植物消毒剂或其稀释液擦拭或浸泡皮肤,作为皮肤抗真菌,如用沐足液泡脚,以杀灭或抑制皮肤真菌,有利于真菌感染的康复。

(2)有效杀菌效果比较好的植物消毒剂,由于其无刺激性、无不良气味,可用于皮肤卫生消毒。常用稀释液浸泡局部或全身皮肤,以达到降低皮肤细菌总数的目的。也可用于手的卫生消毒,主要是浸泡和擦拭消毒。

2.伤口和创面消毒 纯植物消毒剂对伤口和创面一般无刺激性,可以用于伤口和创面冲洗去污染,以减少创面细菌总数,降低伤口感染。

3.黏膜冲洗消毒 植物消毒剂和生物酶消毒剂均为良好的黏膜冲洗剂,特别是在妇产科、口腔科等科室应用比较多。很多植物消毒剂对真菌和淋球菌都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妇科冲洗可明显降低妇科感染。生物酶消毒剂对口腔黏膜进行冲洗或喷雾,可预防和控制口腔感染、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4.日常生活用品消毒 研究证明,壳聚糖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常用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钠,因此壳聚糖用作食品防腐剂和保鲜剂具有明显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将壳聚糖制备成具有较强吸水力的颗粒,将其用于卫生巾及卫生纸尿裤产品上,有望提高此类产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的安全性。

【注意事项】

(1)外科手和注射部位消毒慎用生物消毒剂。目前尚未见获得国家批准用于外科皮肤消毒的生物消毒剂,这主要是此类消毒剂组成成分尚未达到分子水平,其粗制品杀菌能力的确有限。

(2)植物消毒剂也不都是无毒物质,所以必须提供充分的毒理学研究数据,方可用于临床。

(3)必须注意对生物消毒剂质量监测,特别是染菌量的监测,此类消毒剂有些比较适宜细菌生长,因为其抗菌谱有限。

(杨华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