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优劣分析——以“中国知网”为例
陈燎宏
(嘉兴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嘉兴314001)
作者简介:陈燎宏,嘉兴学院学报副编审,研究方向为编辑及出版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09—2012年度第二批编辑学研究一般资助课题(Yb 201104)
摘 要: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投入使用以来,彰显了其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优先数字出版的思路:改革学术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改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加大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技术标准,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浏览器的兼容性或开发自带的浏览器,改变“摘要”显示的功能,简化标注过程。
关键词:学术期刊;数字化;优先出版;中国知网
在数字阅读时代,期刊数字化出版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已被国内外的出版实践所证明。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自然亦是大势所趋,加快实现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因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就推出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在“十二五”末,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左右;形成8~1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园区;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既是形势的要求,也是国家的号召,所以,研究数字出版,具有双重的意义。但由于受到技术力量、人才资源、传统观念等种种限制,学术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处于滞后状态。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为学术期刊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
中国知网自1995年立项以来,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现已得到世界的追捧。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并越来越受学术期刊的青睐,至2013年5月4日,已有1601家加入,其出版形式比较自由方便,可以单篇出版,也可以整期出版,还可两者兼备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系统也是一种数字出版,但它又有所不同,它是在纸质期刊的基础上优先在网络出版,所以在“数字出版”前加了“优先”两字。这个系统包括数字出版编辑管理系统和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两大部分:①数字出版编辑管理系统,该系统只有编辑部管理员可以使用,以网站主管分配的用户管理号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系统模块主要包括“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两块内容;②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这是用户主要使用的系统,内容有提交文稿、标注与发布、出版文献管理三个子模块。[2]
这个平台创始时间不长,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探究,本文在此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1 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的优势
中国知网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有着强大的依托背景。这个背景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简称知网)。这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并建成,因此,它有着与其他优先数字出版不同的优势。
1.1 得天独厚的人文和地理优势
此平台有着强大的依托背景——中国知网,又身处首都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和地理优势。如它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知网强大的技术团队,能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北京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能为其提供较为前沿的技术信息,这是其他优先数字出版单位无法比拟的。
1.2 巨大的品牌优势与影响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全文信息数据库——中国知网拥有众多的机构和个人用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数字出版平台、文献数据评价、知识检索服务。已具有庞大的用户群,在国内外影响广泛,而其数字出版平台又具有世界领先的优势,因此,大大拓展了参加该数字出版平台期刊的读者范围,形成了新的海内外高低端读者群:高端读者群有各个国家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智囊团、政策研究班子;低端读者群有一般技术人员、公务员、中小学师生、农民等。2010年中央国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利用“中国知网”的“三农网络书屋”主办的“全国农民科技知识网络大赛”,全国参加比赛的农民达到136万人。知网还在准备利用卫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各种方式为更多读者服务[3]。同时已具有手机阅读功能。这些背景和措施使得这个平台具有无法比拟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
1.3 体现发展趋势,形成多赢局面
知网的优先数字出版方式,融合了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内容,既延续和弘扬了传统出版形成的品牌与权威性,又体现了现代出版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潮流,正逐渐形成学术期刊出版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这个平台的推出,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①对于作者来说,稿件早于纸质刊物出版,使得学术成果能早日面世,增加被下载引用的机会,从而扩大影响力,取得此项成果的优先确认权;②对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来说,成功一篇发表一篇,完全消除了出版时滞,使科研成果尽快得到社会效果,以扩大自己刊物的影响力;③对于读者来说,能从该平台尽早获得有效的学术信息,扩大自己学术视野,为自己的学术研究积累最新的资料;④对于知网来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自己的资源总量,增加下载频率,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4]。
1.4 为数字化出版有困难的期刊社提供了方便
许多学术期刊编辑部没有法人资格,无法取得网络出版权,因而在数字化出版方面有较大的困难,知网的这个优先数字化出版平台,正好为这些用户解决了数字化出版的困难。随着国际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已成为大势所趋,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出版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平台的推出,也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1.5 顺应了集约化发展的要求
一个行业想要达到现代化水平,其本身的专业化和集约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优先数字出版从某种意义来说,实现了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发展。众多学术期刊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出版,可以说,这也是一种集约化的现象,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为学术期刊出版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有着宏大的发展前景。如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和中国党政系列专业期刊便是成功的尝试。
2 优先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
优先数字出版系统推出的时间还不长,正在不断地摸索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必然存在一些不足。对于各学术期刊来说,感觉到存在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软件本身存在的不足,二是参加该系统后对其他方面的顾虑。
2.1 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
(1)在标注中存在的问题
①插件下载不畅。由于平台本身没有创建浏览器,所以平台的运行要在其他单位创建的浏览器中运行,因此,不管使用哪种浏览器,必须先下载标注专用的插件并安装成功后标注的界面才能正常显示,但各种浏览器的性能不一,经常会出现下载不了插件的状况,还会出现下载并安装了插件,但还是不能正常显示的现象。
②标注窗口的功能单一。现有标注窗口的内容性质都是文本,有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等。这些内容对于社科类的稿件来说一般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文本性质的;但自然科学类的稿件就有问题了,摘要中经常会有上下标以及公式之类的内容,这些内容在纯文本属性的窗口中就无法正常显示了。
③标注过程比较繁琐。现有的标注过程有十多项内容,一开始时会出现该标的项目漏标的现象,一不小心就会出差错,特别是对于那些计算机操作不太熟练的编辑来说,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掌握。
(2)上传文档中的问题
系统对上传文档格式的要求倒是不高,纯文本、Word、压缩包、PS、PDF等格式的文档都允许上传,但这几种格式的文档在上传过程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①纯文本格式的只能适用于社科类稿件,而且显示的版面也不美观,一般的期刊社都不采用;②Word格式的排版功能比较复杂,许多编辑都排不出规范的Word文档,如果制作一个规范的Word模板,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③压缩包更是麻烦,如果中间有哪一个环节出错,系统的解析就会报错;④相对而言,PDF文档的上传最省力,但问题是能生成PDF的软件太少,一般编辑部都没有。
2.2 系统之外存在的问题
(1)一般编辑部规模小且缺少专业计算机人才
要做好优先数字出版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而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部是非法人单位,按规定编制很少,且每一个编辑都身兼数职,所负责的学科门类又较多,要对其进行系统而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也不现实,特别是一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编辑,更是如此。而一些新招入的人员,虽然计算机操作方面能力要好一些,但对于新软件的操作也不熟练,数字化技术也比较欠缺。特别是缺少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因为这些人员一般来说,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知识相对贫乏,觉得在期刊单位发展前景渺茫,所以不愿意到期刊部门来工作,同时,编辑部因编制的原因,也不能招收只具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从而制约了优先数字出版队伍的拓展。
(2)对于期刊评价数据优劣的顾虑
首先是顾虑刊物影响因子的下降。笔者通过对计算影响因子的单位询问得知,在计算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时,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章不计在内。一般来说,作者在进行某项研究的过程中,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章会被最早时间搜索到,因此,很有可能在引用了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章后远离学术期刊的纸质文献,从而降低对本期刊纸质文献的引用数量,进而降低影响因子的计算结果。其次是担忧纸质期刊的发行。一家学术期刊参加优先数字化出版后,它的数据源会更早、更快地在网上面世,因此,晚到的纸质期刊就会面临更加冷落的发行市场。
以上所列的各种问题,给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带来了种种忧虑,影响了优先数字出版队伍的迅速扩大。
3 完善优先数字出版的思路
怎样才能使优先数字出版更加完善,这是已经参加以及正欲参加的学术期刊所希望的课题。其完善的内涵实质上就是要解决现有的问题。从以上所分析的问题来看,所提的完善思路必须从系统内外两方面去考虑。
3.1 系统以外所有做的工作
(1)改革学术论文质量评价机制
目前,中央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虽然没有明确学术期刊的级别,但民间约定俗成有很明确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在评定职称、申报课题、奖励项目的确定等与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中,对其所发表的论文质量的确定,主要是看其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当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从总体而言,是比一般的刊物质量要高,但从个体而言就不一定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不是每篇都很优秀,反之,一般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质量也不是每篇都很次的。所以说,以刊物的级别来确定论文的质量是不太科学的,建议那些评定机构摒弃这种传统的质量评定思维。应该说,对一篇学术质量的确定,行内专家是最有说话权的,组织行内专家通过仔细阅读论文后再确定其质量,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这种做法,可以完全消除学术期刊单位加入优先数字出版的质量顾虑。
(2)改革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
学术期刊想要得到不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内在质量和扩大外在影响两个方面。在内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扩大外在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提高期刊影响因子正是学术期刊扩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
IFU=X(S,T)/Y(S,T)
式中X(S,T)表示该期刊统计年所引用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Y(S,T)表示前两年所发表的论文总数。由此可以看出,式中的分母是固定的,而分子则与IFU(影响因子)成正比,分子大了,IFU也大,反之亦然。因此,建议中国期刊质量评价中心在计算期刊影响因子时把引用优先数字出版的文章也计算在内,这样就消除了学术期刊对这方面的顾虑。
(3)加大数字化出版人才的培养力度
与传统出版业比较,优先数字出版不仅需要懂得编辑学和出版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有计算机技术、现代化传媒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专长和跨媒体出版的管理人才。要发展优先数字出版队伍,必须加大以下两方面的投入:一是硬件设备方面;二是软件设备。要重视对现有编辑部人员的培养,适当引进数字化出版方面的人才,为数字化出版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储备所需的各种力量[5]。
(4)制定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技术标准,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
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只有依托数字化出版,才能发展得更快,因此,必须制定学术期刊数字化国际技术标准。中国知网的优先数字出版对信息都实行集成化管理,这更要求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国家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也要考虑将国际性和合作性、整体性与系统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这种技术标准具有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以保证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更快地推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技术标准建设[5]。
(5)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随着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化出版队伍的扩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会堆积较多的矛盾,甚至成为社会问题,从而影响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发展。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已明显落后于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为了保障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良好的宏观环境,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和健全版权登记制度,以加强对数字化版权的保护[5]。
3.2 优先数字出版系统内的完善思路
该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标注过程中,其他模块使用起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标注过程中所要考虑的主要有浏览器的兼容性、显示摘要的功能、标注过程的简洁性三个方面。
(1)加强浏览器的兼容性或开发自带的浏览器
标注过程显示不正常,主要是系统对于浏览器的兼容性不强所致。笔者在使用过程发现,标注的插件安装完毕后,不是每个浏览器都能使用,如笔者的电脑上只能在360安全浏览器使用,而遨游浏览器就不能正常显示。操作系统所带的IE浏览器也经常出问题,所以,系统平台有必要加强其兼容性,最好是所有的浏览器都能使用,或者系统自己开发一个浏览器,传送给每个客户,以消除客户试用各个浏览器的过程,从而加快客户掌握该平台的速度,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2)改变“摘要”显示的功能
现有“摘要”的显示是纯文本性的,这样的功能对于社科类的文章是够用的,但对于科技类的稿件就不够用了,它不能正常显示上下标,更不能显示公式。所以,应该应改革“摘要”的显示功能,以正常显示各类文献的“摘要”。
(3)简化标注过程
对于一篇论文的标注,该平台设计了“基本信息”、“扩展信息”和“其他”三个方面共14项内容,其中大多数内容可以标注,但也有一些内容,对于一般编辑来说标注有困难,如“其他”项目中的“创新点名称”、“创新点内容”和基本信息中的“中图分类号”等,因为笔者所在的刊物这些项目在标注时还没确定或没标出,所以只能是空白的。系统在升级时最好能自动标注大部分内容,然后由编辑校核一下,这样就方便快捷多了。有一段时间曾发现系统会自动标上一些项目,希望保持这个功能。
4 结语
分析优先数字出版的优劣,旨在为众多学术期刊提供参考,特别是还未参加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期刊。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出版将成为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的优先数字出版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个系统会更加完善、更加先进,参加此平台的队伍的也会越来越庞大。但现有的优先数字出版还只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在传统的纸质出版思维下所进行的数字出版,因此,更先进的数字出版模式正在等待智者去开发。
参考文献
[1]程卫东.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现状的思索及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2):65-68.
[2]牛怀岗,党大恩.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之重要性刍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88-90.
[3]王明亮,汪新药.探索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模式[J].传媒,2011(11):21-22.
[4]谢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动力[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92-94.
[5]陈燎宏.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11(5):98-101,1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