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在医院内环境物体表面消毒中,曾经或正在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涵盖了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达到数十种到上百种之多;表面消毒用消毒剂选用走过3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医院内环境地面消毒和部分物体表面消毒主要采用酚类消毒剂中的苯酚和低效消毒剂中季铵盐类。随着医院感染学的形成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医院内物体表面消毒主要采用高效消毒剂,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过氧乙酸等,苯酚等酚类消毒剂基本退出医院环境消毒。随着对化学消毒剂研究的深入和医院消毒实际的认识,有些学者提出,医院环境消毒不一定强调都用高效消毒剂。提出观点的依据是医院物体表面消毒主要不针对细菌芽孢,所以使用能杀灭包括真菌在内的大部分微生物即可;另外,高效消毒剂,如过氧乙酸等腐蚀性、刺激性都比较严重,不宜大量使用。同时,根据医院耐药菌大量出现的实际情况,有学者提出不宜在医院环境内长期大量使用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等低效消毒剂,以免产生耐消毒剂菌株。
(二)消毒实施建议
根据上述观点和目前消毒学研究进展情况,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剂的选择提出如下参考建议。
1.以清洁为主 医院内地面和物体表面在一般没有明确污染的情况下,以清洁为主;只是在管理制度指导下进行定期消毒,按预防性消毒要求处理。医院内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可选用表面活性剂结合清洗卫生处理,地面以清水擦拭为主,工作面、设备表面以及用具表面多用表面活性剂做清洁处理。
2.一般污染消毒 必须进行消毒的表面,只要没有明确的传染因子污染,可以选用中低效消毒剂处理。目前,新型长链或双长链季铵盐类消毒剂作为光滑表面擦拭消毒即可。在我国市场上已经很多已经改变部分不良性质的高效消毒剂,如加入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的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明显降低了高效消毒剂的不良反应。这类消毒剂主要有含氯清洗、消毒剂(液体、粉剂和固体片剂),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液体和粉剂)。这类消毒剂既可确保杀菌谱广,刺激性和腐蚀性都比较小,方便使用。
3.严重污染消毒 对具有明确感染性的污染或比较脏的污染表面,应当选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处理。耐腐蚀的表面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进行消毒;大部分污染消毒都可以使用含表面活性剂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去污消毒处理,使用浓度可以稍高一些。但必须注意,有些装修豪华的地面做消毒处理时要特别注意不可使用腐蚀性强的消毒剂,一些大理石花岗岩地面绝不可用过氧乙酸消毒。不耐腐蚀的表面可选用醛类消毒剂,但消毒后要及时用水擦拭干净。
(三)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
物体表面的消毒能够阻断微生物传播,这对于疾病预防不可缺少。现场和实验室研究显示,环境物体表面消毒作为感染综合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仅用清洁措施对于微生物污染清除尚嫌不足。很多传染病流行和医院感染存在的病房,通过有效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传播,这有大量实践证明既有效果,也很必要。
(四)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研究发现,提高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消毒在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中作用明显,实施有效的表面消毒有助于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
在对消毒剂有一定抵抗力的致病菌如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暴发期间,洗手及单纯清洁环境物体表面往往不能控制这些感染的暴发,用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后,能降低物体表面的污染。在对移植病房进行有效的表面消毒,可使移植病房医院感染率发病率显著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