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科技期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国内科技期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应用DOI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表明DOI在期刊数字化出版过程中,对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2010年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文DOI被喻为打开科技期刊数字化大门的钥匙[4]。目前国际上90%的科技期刊进行了DOI注册[4]。
国内科技期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

国内科技期刊DOI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韩向娣1边 钊2闫 珺12

(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辑部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学报》编辑部北京100101)

作者简介:韩向娣,《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辑;

     边钊,《遥感学报》编辑;

     闫珺,《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遥感学报》编辑部主任

摘 要:针对目前国内科技期刊DOI(digita1 object identifier)应用现状开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应用DOI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表明DOI在期刊数字化出版过程中,对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针对目前国内期刊应用DOI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国科技期刊在数字化出版中DOI的应用、服务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DOI;百杰期刊;DOI注册量;DOI解析量;数字化出版

在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对中国期刊的冲击以及中国出版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科技期刊如何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如何快速实现并发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是目前国内整个期刊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虽然中国科技期刊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很快,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数字出版的各环节以及赢利模式还在探索中,行业内还缺乏相应的标准和技术,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还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随着DOI(digita1 object identifier)在国际上的广泛使用,DOI逐步成为期刊数字出版行业的事实标准。2010年11月,DOI系统被正式批准为ISO国际标准,2012年5月正式出版印刷[1]。在网络出版环境中,DOI能够有效地加强数字出版环境下版权的保护,逐步实现纸质资源与网络资源的链接、二次文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的链接、参考文献与全文资源的链接、国内与国际数字资源的双向链接[2],为国际学术互联体系提供了支持,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国际能见度和影响力。

DOI提供了标识与数字对象之间的链接,被形象地比喻为互联网上的条形码(UPC)[1],为互联网上的数字资源提供命名、解析和管理功能。DOI在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国际化、提高影响力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DOI对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DOI可实现动态的、开放的、互操作性的知识链接,能够整体提升注册期刊论文等数字资源的被发现率和点击率。

(2)DOI能够逐步提高期刊的论文引用率和传播力,对整体提升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显示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期刊论文等数字资源注册DOI后,符合国际标准和规范,有利于其长期保存和唯一识别[3]

(4)DOI链接易于维护和更新。当注册数字资源的网络地址变更时,不必逐个通知合作单位,只需要在DOI系统中更新注册数据即可,也为期刊的网刊维护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在中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行业正在兴起,数字出版成为在网络环境中加快科研成果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是优先数字出版,论文录用后即在线出版,这种全新的按篇出版模式大大提高了论文的时效性。但在优先数字出版的同时,论文的知识版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而DOI的引入,能够为论文的正确引用提供规范,在数字资源的网络传播中有力地保护了版权。

在2010年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文DOI被喻为打开科技期刊数字化大门的钥匙[4]。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DOI应用现状如何,怎样更有效地利用DOI,来加快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发展进程,从而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本文开展了国内科技期刊DOI应用现状的相关调查研究,包括:中文DOI的注册情况调查;国内外DOI现状调查;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以下简称百杰期刊)注册DOI情况调查;中文DOI高解析量期刊历年评价指标的调查。通过万方中文DOI等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探讨DOI在数字出版中的作用,以及提升期刊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1 DOI应用现状调查

1.1 国内外DOI现状

国内DOI服务起步较晚,直到200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并取得了中文领域的DOI注册与管理权,成为IDF授权的中国DOI注册机构(RA),并于2007年7月开始正式运行“中文DOI”[2]。在简体中文领域,中信所和万方数据提供的中文DOI是目前为国内科技期刊提供DOI服务的主要渠道,中国知网(CNKI)是IDF授权的又一提供中国DOI服务的RA,但其提供服务时间较短,且目前对象主要是图书、报刊、电子刊物等数字资源。图1为中文DOI自开展服务以来历年DOI注册量。

img62

数据来源:中文DOI官方网站(www.chinadoi.cn)

图1 中文DOI历年注册量

从图1可以看出,2007—2012年六年期间,中文DOI注册情况一直没有起色,甚至在2009—2011年间出现了负增长率;但是在2012年底和2013年初,出现了重大转机,DOI注册量迅猛增加。截至2013年6月,DOI注册量已达到14377000,是2012年全年注册量的近40倍。原因之一是2012年末中文DOI推出新的政策——“于2013年开始为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核心刊物以及开放存取(OA)刊物开展DOI免费注册服务活动,目前确定的期限为一年”[5]

国际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已经非常成熟,2006年创办的PLOS ONE依托其开放获取等独特办刊模式,成为目前期刊数字出版行业里成长最快的学术期刊。DOI为论文在线快速出版提供了引文链接的规范,成为数字出版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目前,国外著名的引文数据库基本都将DOI作为标引字段,如SCI、SCUPS等。

目前国际上90%的科技期刊进行了DOI注册[4]。国际科技期刊论文的DOI链接服务主要由CrossRef提供。CrossRef成立于2000年,截止到2013年7月8日,CrossRef提供的DOI服务已经覆盖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的4448个出版商或社会机构。

表1为CrossRef和中文DOI基本情况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2013年上半年中文DOI注册量猛增,但与CrossRef相比,DOI注册总量还远远落后;通过2013年6月的解析量与注册总量的比率可以发现,CrossRef提供的DOI注册、解析、链接的整体服务更为成熟,用户也更为专业,而中文DOI注册总量增长迅速,但DOI解析量相对不高,用户利用DOI进行文献快速解析的优势还未真正体现出来。由于DOI注册对象是数字资源,表明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势头强劲,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6]

表1 国内外DOI基本情况对比

img63

数据来源:CrossRef官方网站(www.crossref.org)和中文DOI官方网站(www.chinadoi.cn)

1.2 中国百杰期刊DOI调查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选择代表当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最高学术水平的百杰期刊,开展DOI注册情况调查。

根据中文DOI官方网站(www.chinadoi.cn)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7月15日,在2011年度百杰期刊中,已经开展DOI注册的期刊共有96种。目前没有进行DOI注册的有4种期刊、已注册DOI但注册量为0的有3种期刊,还有一种期刊注册量仅为4条。DOI注册量3000条以下的期刊共有39种,10000条以上的期刊共有6种。表2显示了百杰期刊中DOI注册量超过10000的期刊排名。调查结果表明,百杰期刊中开展DOI注册的期刊占96%,在数字化出版发展中,百杰期刊对新技术、标准、服务的引进起着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表2 百杰期刊DOI注册量排名

img64

2 DOI提升期刊关注度及影响力

《中国肺癌杂志》等期刊是国内最早一批中文DOI服务体验者,2008年其论文便开始注册DOI,截至目前,该刊在中文DOI系统的解析量为10046次,DOI解析量排名第一,解析量可以大大增加期刊的访问量和论文下载量。表3列出了按照中文DOI解析量排名的前5种国内期刊。

表3 DOI解析量排名前5的期刊

img65

由表3可知:①DOI的解析量从数值上似乎与注册量无直接关系,但期刊DOI注册量是高解析量的基础;②目前绝大部分国内科技期刊的解析量还很低,表明DOI在中国科技期刊注册阶段已初步完成,但注册量和解析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内期刊数字出版发展中作用还未真正体现出来。

通过2008—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发布的被引总频次、影响因子,对表3中3种中文核心期刊开展调查分析,探索在数字出版中高DOI解析量对国内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提升的影响,调查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img66

图2 高DOI解析量期刊历年被引总频次

img67

图3 高DOI解析量期刊历年影响因子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中国肺癌杂志》虽然被引用频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影响因子变化不明显,主要原因是2009年该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论文数量扩展为原来的2倍,因此影响因子的指标受其影响,但2011年的影响因子相比2010年大幅上升了43.7%,而且该刊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实现HTML全文在线浏览的期刊。读者通过DOI解析链接到原始数据后,无需注册和下载,可以更便捷地阅读全文,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浏览量和引用率。《物理化学学报》近年来被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呈明显增长趋势,虽然无法考究DOI解析量与期刊评价指标之间的必然联系,但高DOI解析量无疑为该刊带来了高阅读量和下载量,为该刊的指标增长和整体水平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的被引用频次2009年最高,随后几年出现下降现象,影响因子自2008年也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主要是由于2008—2011年期间,该刊的SCI影响因子为零,使其稿源受到影响。近年来,该刊大力发展期刊数字出版,积极探索和开展了各项服务来提高论文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如加强DOI服务、加入Ingentaconnect全球数字图书馆平台等各项措施,大大增加了论文的国际显示度。2013年6月20日,Journa1 Citation Reports发布的该刊最新SCI影响因子为0.293。

由上述分析可知,国内期刊在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处于多样化快速发展阶段,且高DOI解析量的科技期刊在国内同行中均具有较高的数字出版水平,因此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整体学术质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得到快速的提升,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典范。

3 国内DOI存在问题及建议

前面的数据分析表明,国内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由起步阶段转为多样化快速发展阶段[7],但国内期刊应用DOI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应用层次比较低。中国科技期刊DOI应用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期刊自身重视不够。百杰期刊中仍有8%的期刊没有进行有效DOI注册,中文DOI覆盖的5000余种期刊没有进行有效DOI注册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国内部分科技期刊对建立与国际期刊接轨的DOI链接方式的认识还不够,在数字出版的转型中,对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手段不敢断然使用,总是期待成功的典范,在中国出版行业改革的大环境和数字出版浪潮的冲击下,就可能错失良机。

(2)无法链接全文信息。国内大部分期刊通过DOI检索一般只能链接到期刊论文摘要页面,无法连接全文,这是因为中文期刊目前还很少有xm1/htm1格式的全文。国内缺少更有效的存储和传输数据的xm1/htm1技术,而与国外技术公司合作的成本又太高,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在数字化出版道路上面临的难题之一。

(3)过刊没有完成DOI注册。假设一本每期刊载20篇论文的月刊,创刊10年,那么DOI注册量也将近3000条,从百杰期刊的DOI调查情况看,还有相当一部分期刊没有完成过刊的DOI注册。这种情况同过刊全文免费开放获取一样,还没有得到期刊足够的重视。

(4)DOI解析对期刊的提升优势不明显。针对DOI国际标准在科技期刊评价方面的影响,中信所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DOI国际标准对提升学术期刊质量和评价指标具有积极意义[5]。但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报告发布。对于期刊而言,除了自己期刊的注册和解析量等数据外,无法获取中文DOI系统中大量的中文科技期刊的DOI相关服务信息,因而很难开展相关研究。因此,在中文DOI系统开展了长达6年的时间里,DOI注册量无明显起色,而一经宣布免费提供服务,便引起一轮注册高潮。

(5)读者对DOI缺少认识。2013年上半年中文DOI注册开展得如火如荼,万方数据举办了多次宣讲会等向全国各地的期刊界大力宣传中文DOI。但很少向使用DOI解析、链接服务的科技期刊论文的广大读者开展相关宣传。国内大多数研究者搜索文献都是通过文献数据库,有相当一部分科学研究工作者都没有听说过DOI,自然对DOI方便的链接也无从知晓,而且对期刊参考文献中要求的添加DOI不甚理解。

针对DOI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方案和建议:

(1)建议更多的科技期刊开展现刊和过刊的DOI注册工作,为实现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建立基础。目前勤云采编系统同万方开展了DOI合作,使用勤云系统的期刊便可以更便捷地注册DOI。

(2)呼吁科技期刊评价课题组等相关部门能够申请更多DOI注册专项经费,以便能继续推出优惠政策,为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开放获取学术期刊提供更多DOI服务,为提高国内期刊学术质量作贡献。

(3)建议相关部门开放中文科技期刊进行DOI注册、解析、链接等的所有数据,将所有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以便更多的研究者开展DOI相关研究,为更多的期刊提供参考,促进中文科技期刊以及开放存取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开展DOI服务的相关研究工作,发布相关研究报告,以供期刊界学习和参考。

(4)相关部门应通过多渠道,例如和国内著名的期刊数据库合作、走进高校进行宣讲等方式,对广大读者开展更多的DOI功能、使用的宣传。

(5)建立并完善更多的DOI服务功能,《自然》杂志不仅用DOI标识期刊论文,而且还参与了ORCID(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项目,对作者、编者、评审者等进行唯一标识[4]。期望相关部门能够面向国内科技期刊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DOI服务,更大地发挥其在期刊数字化道路、期刊版权保护、提升期刊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

4 结语

目前大部分中国科技期刊已经启动了DOI注册工作,但注册DOI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一方面通过DOI的注册、解析和链接工作,加强与国际数据库的对接,使更多的国内和国际的研究者方便地访问国内的最新优秀科技成果,从而将国内优秀科技期刊推向国际,提升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在数字出版过程中,保护国内期刊的知识产权和版权不受侵害。

目前国内的DOI应用仍在初期,在服务功能、应用分析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这就需要中文DOI和国内学术期刊加强交流与合作,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更大程度地发挥DOI功能,推动国内期刊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让国内期刊受益,帮助中国科技期刊真正“走出去”。

参考文献

[1]中文DOI的起源[EB/OL].[2013-07-20].http://www.chinadoi.cn/porta1/newsAction!about.action?type=1.

[2]赵蕴华,凌锋.DOI——建立开放式知识链接的基础[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7(10):19-22.

[3]张菀.DOI标准&中文DOI在图书馆的应用探索[EB/OL].[2013-07-20].http://www.doc88.com/p-730475134151.htm1.

[4]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万方数据中文doi推广之路[EB/OL].[2013-07-20].http://post.news.tom.com/350010933761.htm1.

[5]2012岁末DOI注册推新政[EB/OL].[2013-07-20].http://www.chinadoi.cn/porta1/newsAction!detai1.action?id=91.

[6]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474.

[7]史庆华.我国数字化出版现状及高校学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12-7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