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色念珠菌属于真核单细胞菌,不形成荚膜,但可形成孢子。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株作为深部真菌抗力的代表菌株主要用于各种理化因子杀菌效果的评价指标菌,若某种消毒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杀灭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株达到99.99%以上,即认为其对真菌杀灭效果合格。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 10231)又称白色假菌丝酵母,属于深部真菌念珠菌属,为人体深部真菌感染的真菌群。该菌通常存在于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为条件致病菌,对外界抗力比较强,因此,以其作为深部真菌代表用于消毒试验菌。
【生物特征】
1.形态特征 白色念珠菌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但着色不均匀,且有时阴阳难辨;显微镜下呈卵圆形,比葡萄球菌大5~6倍。白色念珠菌属于真核单细胞菌,不形成荚膜,但可形成孢子。
2.培养特征 白色念珠菌可在沙堡偌培养液上生长良好,亦可在血培养液上生长。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0~37℃,在沙堡偌肉汤内经24h培养,呈均匀浑浊生长;在沙堡偌营养琼脂培养液上经24h培养,可形成奶油色(灰白色)奶酪样、有光泽、边缘不整的菌落,菌落表面呈蜡状、质软发黏,但菌落表面光滑。
3.生化特征 白色念珠菌不发酵乳糖、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血清芽管试验阳性、此为白色念珠菌特征性实验。
4.抗力特征 白色念珠菌常寄生在人体各种黏膜上,能长期与人体共生,对外界抵抗力较强,60℃湿热能耐受10min,对化学消毒剂比一般细菌繁殖体强,对甲紫敏感。
【用途】
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株作为深部真菌抗力的代表菌株主要用于各种理化因子杀菌效果的评价指标菌,若某种消毒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杀灭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株达到99.99%以上,即认为其对真菌杀灭效果合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