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科技与文化融合及期刊诚信建设

浅谈科技与文化融合及期刊诚信建设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文化一旦融入了科技元素,往往能够迅速发展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一项创新性的重大课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
浅谈科技与文化融合及期刊诚信建设_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

浅谈科技与文化融合及期刊诚信建设

王 莹 余子真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07)

作者简介:王莹,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助理、责任编辑;

     余子真,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编辑部主任

摘 要:科技与文化融合如今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当前我国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背景和意义的角度,试图分析科技期刊在科技与文化融合这一背景下的作用和诚信建设问题,并提出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仅供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科技文化;融合;期刊诚信;建议

1 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纳米技术、认知科学等的不断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格局,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为有了手机,人们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天涯若比邻”成为了真真切切的事实;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的日益翻新,人们的工作、娱乐也越来越便捷、丰富。科技已经成为支撑与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因素。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文化一旦融入了科技元素,往往能够迅速发展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和幸福安康的具有现代性的民族,意味着必须在文化上和科技上实现高度发达。科技与文化,两者的关系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从大的方面来说,科技从属于文化这个大家庭,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进步也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我国对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过去的5年里,中央就“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作用。

2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意义

科技与文化融合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对文化的发展支撑还不够,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还不足,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科技人才主动继承弘扬文化的意识不强等。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就要加快培育创新创意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交流和创新的空间。

科技与文化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一项创新性的重大课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科技与文化融合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大的方面来说,将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贯穿到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有利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丰富文化样式业态和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有利于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获得民族文化的价值优势、形象优势和国际优势文化地位;只要充分发挥并有效实施科技进步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驱动和提升作用,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从个体的角度来说,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可以使人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培育全面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而文化与科技能否有效融合,关键在于人才。文化与科技创新,需要有更多的既懂艺术又有科技视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保障,那些处于各个专业领域前沿、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能够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出并解决新问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3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

科技期刊作为科学知识传播、交流与存储的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科学发展水平,起着科技学术导向的作用。我国的科技期刊在所有期刊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据有关统计,我国现有的科技期刊多达4700余种,数量之大堪称科技期刊出版大国,但是质量却令人担忧,在国际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科技期刊处于如此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期刊自身资源贫乏,定位不准,传播和发行渠道狭窄,市场竞争力缺乏,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目前多数科技期刊都处于亏本经营之中,出版社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现有的学术制度和管理制度导致了学术界浮躁风气的形成,快速消费、快餐文化影响着这个社会的精神价值观,一些科技研究人员也难免受此影响。科学的每一次发现和创新都需要科技人员有足够的耐性和勇气,付出不一定就能得到预想的回报。个人利益和急于求成的心态促使一些学者在学术上出现一些抄袭、篡改、伪造实验数据等缺乏诚信的行为。要想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就要塑造一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的科技工作者,就要弘扬科技工作者艰苦探索、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鼓励他们努力创造科技成果,奋勇攀登科技高峰,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就要加快构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科技期刊体系,提升科技期刊的文化力。

4 提升科技期刊信誉的必要性

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科技期刊所传播的科技文化,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文化可以通过积累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期刊只专注于科学技术显然是不够的,正确的科学技术可以引领整个世界的发展,而错误或者歪曲的科学结论不仅无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甚至会影响和干扰后人的学术研究,影响不可谓不大。因此,提升学术期刊的公信力是十分必要的。想要提高学术期刊的信誉,就要积极倡导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期刊体系,加强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所谓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等行为主要应该归因于科技人员的科研道德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加强科学道德教育,不能只专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正如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的“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科学为人文奠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而人文应该为科学做好正确的导向作用。学术不端行为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主要包括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侵犯或损害他人的著作权,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等。要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和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发展奋力攀登的创新文化,倡导民主讨论、平等待人,维护科技界的良好社会声誉,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为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示范作用。

5 关于提升期刊信誉和学术诚信的几点建议

5.1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道德的滑坡,与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利益最大化成为了人们遵循的最高原则与追求的最大目标。利益最大化原则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冲突,一些人为了追求一己私利而不惜弄虚作假,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追求个人利益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甚至是集体利益,就有待商榷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科技工作,更应该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为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示范作用。

5.2 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塑造创新文化,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机构要完善监督和惩戒机制,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可以利用现代手段完善监督,如开通科研人员“诚信档案”,设立全国统一的学术诚信举报电话,对学术诚信不良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上,加大对诚信不良行为的惩治力度。

5.3 评价管理体系亟须完善

现行的评价管理机制中,论文发表的多少、核心期刊刊出量的多少等直接影响到研究者的职称、奖励以及其他待遇等,研究者的论文产出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这种评价机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容易导致研究人员急于求成的心理,诱发和助长了学术不端。基于此,要加强和完善现行的评价管理机制,在追求论文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论文质的提高,减少论文与研究者待遇的直接挂钩。

5.4 进一步提高编辑出版水平

要培育一批具有严格职业道德的编辑人员,严守论文质量关,坚决抵制抄袭、剽窃、篡改等行为,鉴别稿件的可靠性,对来稿的科学性、先进性及日后传播所带来的效益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注重考查作品对推动学科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作用。同时,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应的编辑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编辑的职业行为,加强职业道德监督。

参考文献

[1]杨登超.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N].福建日报,2012-08.

[2]戴吾三,刘兵.艺术与科学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丁亮.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N].经济日报,2012-01-05.

[4]李长春.在广东调研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21.

[5]刘云山,王志刚.在科技与文化融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5.

[6]张诗亚.文化崛起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2013,7.

[7]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S].2009-10-31.

[8]《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编委会.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