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湿性舞蹈病

风湿性舞蹈病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风湿性舞蹈病又称小舞蹈病或Sydenham舞蹈病。孕妇发生的妊娠性舞蹈病也多为风湿性舞蹈病的复发。90%病例可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证据。该病变异型可表现为偏侧小舞蹈病征或局限性小舞蹈病征外,极少数患者可因锥体束损害发生瘫痪,称麻痹性舞蹈病。有些病例精神症状可与躯体症状同样显著,以致呈现舞蹈性精神病。随着舞蹈样动作消除,精神症状很快缓解。

【流行病学】 风湿性舞蹈病又称小舞蹈病或Sydenham舞蹈病(Sy-denham chorea)。本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或少年,女性居多(约2∶1或3∶1),3岁以前或15岁以后起病者极少见。

【病因】 本病与风湿病密切相关,常为急性风湿病的一种表现,多为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孕妇发生的妊娠性舞蹈病也多为风湿性舞蹈病的复发。也可见于猩红热、白喉等其他感染性疾病后。

【病理变化】 病理改变主要为大脑皮质、基底节、黑质、纹状体、丘脑底部及小脑齿状核等处的可逆性炎性改变,病变部位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弥散性变性。有的病例出现散发性动脉炎、点状出血,有时脑组织可呈现栓塞性小梗死。软脑膜可有轻度炎性改变,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90%病例可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证据。

【临床表现】

1.发病特点 大多数为亚急性或隐袭起病,少数可急性起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觉,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注意力散漫和学业退步,还可有肢体动作笨拙、书写字迹歪斜、手持物体易失落、行走摇晃不稳等。以后出现特征性舞蹈样动作和肌张力改变等。

2.底节症状 表现为突发、急促、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不自主动作。常起自一侧肢体,然后波及对侧,上肢症状多较下肢重,偶也可限于一侧,不时出现手指屈伸,翻举旋臂、踢腿屈膝等动作。面肌的不自主动作可见挤眉弄眼、张口吐舌等,如做鬼脸。躯干部肌肉可出现脊背歪扭等动作。影响吞咽、构音及呼吸肌时可致吞咽、构音障碍及呼吸不规则。症状在情绪激动时加剧、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严重者几乎整日不停,影响日常生活和无法行立坐卧。常在2~4周加重,3~6个月自行缓解。

3.小脑症状 肌张力和肌力减退与舞蹈样动作、共济失调—起构成小舞蹈病的三联征。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由于肌张力和肌力减退导致特征性的旋前肌征,即当患者双上肢举臂过头时手掌和前臂过度内旋;当手臂前伸时,因张力过低而呈腕关节屈曲,掌指关节过伸,称舞蹈病手姿,可伴手指弹钢琴样小幅舞动。若令患者紧握检查者第二、三手指时,检查者能感到患者的手握力不均匀,时紧时松,为挤奶妇手法,或称盘亏征。该病变异型可表现为偏侧小舞蹈病征或局限性小舞蹈病征外,极少数患者可因锥体束损害发生瘫痪,称麻痹性舞蹈病。

4.大脑皮质症状 可有情绪不稳定、易兴奋、失眠、躁动不安、精神错乱、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称为躁狂性舞蹈病。有些病例精神症状可与躯体症状同样显著,以致呈现舞蹈性精神病。随着舞蹈样动作消除,精神症状很快缓解。

5.全身症状 可轻微或完全缺如,约1/3患者有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肌炎、二尖瓣反流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多数患者在病前或病程中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发热、关节炎、皮下结节、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白细胞增多、血清黏蛋白和抗“O”滴定度增加等。

【辅助检查】

1.脑脊液 压力和成分大多正常。

2.血清学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黏蛋白增多,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加,抗链球菌DNA酶B滴度升高。

3.病原学 咽拭培养可检见A组溶血型链球菌。

4.脑电图 检查无特异性,常为轻度弥漫性慢活动。

5.神经影像学 29%~85%患者头颅CT可见尾状核区低密度灶及水肿,MRI显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增大,T2加权像显示信号增强,临床好转时消退。

【诊断】 依据起病年龄、典型的舞蹈样动作、随意运动不协调、肌张力降低、肌力减退等,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可以诊断;如有急性风湿病的其他表现(关节炎、扁桃体炎、心脏病、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则诊断更可肯定。

【鉴别诊断】

1.习惯性痉挛 也多见于儿童,但其不自主动作多限于某些肌肉或肌群的刻板而重复的强迫动作,与本病不同。

2.抽动秽语综合征 好发生于男性儿童,病程慢性持久而症状则有波动。除多发性肌肉抽动外,可有不自主发声以及语言动作异常,如猥亵性言语和动作。

3.肝豆状核变性 多在青少年时起病,也可表现有舞蹈样不自主动作,但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有铜代谢障碍以及家族遗传史等可资鉴别。

【治疗】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嘈杂等刺激,保持环境安静,降低室内亮度,防止因不自主动作可能带来的意外损伤,适当配用镇静药物帮助静息,进食富营养及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2.病因治疗 首先应防治风湿热,使用青霉素或其他有效抗生素治疗,10~14d为1个疗程。同时服用水杨酸钠10g、4/d或阿司匹林0.5~1.0g、4/d。症状明显或疗效欠佳者,加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每日10~30mg,症状消失后再逐渐减量至停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本病复发,并控制心肌炎、心瓣膜病的发生。

3.对症治疗 舞蹈症状可用地西泮5mg、硝西泮7.5mg或丁苯那嗪25mg,每日2~3次口服;硫必利50~100mg,每日2~3次;氯丙嗪12.5~25mg,每日2~3次;氟哌啶醇0.5~lmg,每日2~3次;三氟拉嗪3~5mg/d。后四种药物需注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应定期随访至20岁以后,复发者需再行治疗。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为自限性,即使不经治疗,3~6个月后也可自行缓解;适当治疗可缩短病程。约1/4患者可复发。少数可遗留一些轻微神经体征,如突发的随意动作、动作不协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